第152章番外一承前启后(2 / 7)

成化十四年 梦溪石 2589 字 3个月前

这无疑是个奇景,因为许多人从来没有见过皇帝连着上五天常朝的情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皇帝隔三差五总要缺席,大家也早就习惯了。

但那些老臣应该还记得,在皇帝刚刚登基之初,这样的情景其实再正常不过,二十三年前,皇帝还未安葬好先帝,湖广四川等地就陆续发生匪祸,危害甚大,地方官府疲于奔命,不得不呈禀朝廷求援,当时皇帝分别任命了赵辅,朱永等人道各地平叛,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将各地匪患一一平定,百姓随之安稳下来,不必再担心受怕,这是当时新帝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事。

不止如此,皇帝还表现出有别于先帝的宽和,不仅恢复了他叔叔的皇帝称号,在有臣子说当年景帝要废太子的时候,自己没有站出来说话而主动向他请罪时,皇帝反倒宽慰他说这些事情都过去了,当时这种事情也不是你一个臣子应该议论的,所以你没开口是正常的,不必记挂在心上。

可惜伴成化中后期,那些曾经对皇帝寄予厚望的人再也在他身上看不到这种奋发向上的气象了,取而代之的是日渐昏庸惫懒,暮气沉沉的天子,他为此做出的许多糊涂的事情,甚至还想一错再错,废掉太子。

如今,皇帝的转变,令许多人都难以置信。

难道这世上真有幡然悔悟,醍醐灌顶之说?

一个原本已经在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人,怎么突然之间好像又重拾了昔日的精明干练?

不知内情的臣子自然额手称庆,巴不得皇帝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能维持得更久一点,而知道内情的人,却明白皇帝兴许已经大限将至,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在尽最后的努力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

但皇帝自己很清楚,为时已晚。

以前是不想做,现在终于想要奋发图强,但是已晚了。

他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修仙也挽救不了帝王的性命。

人总是这样,不到走投无路,就不会后悔

皇帝不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他也知道会发生万通那样的事,说到底根源还是在他身上。

如果万通不清楚自己姐姐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他就万万不敢做下这样的事情。

但现在再纠结这些事情也没有必要了。

万氏死了,万通也死了,万安临阵倒戈,余下彭华、李孜省等辈,不过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哪边倒,不足以影响大局,一切尘埃落定,挡在太子前面的障碍终于一一扫清,不再对他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