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同样尤为合适。再者,太子操劳国事,为国殉职,杏园内设其灵位,就更加无人敢冒犯。”
“按你这么说来,他们早就预知到康儿会病亡,提前在杏园中做好了准备?”
“那倒不是。太子亡故,只是巧合。恰好给了他们天时地利之便而已,至少并无证据表明,他们能预知未来”
“哼!但在大理寺与廷尉的结案书中说明,这伙贼人为屠杀御史台,已准备了大约一年之久。也就是说,他们很早就已经在杏园中谋划。那么,是谁准许他们私自进入杏园的?当时康儿健在,他为何丝毫没有察觉?据朕所知,康儿与吴应雄的关系并不好,他是绝对不会允许吴应雄进入杏园的。”
皇帝脸色变得暗沉,忽然抛出了一个巨大的疑问,接道:“行凶者是如何在杏园建立据点,并私挖了无数密道,继而杀人的?如此庞大而缜密的杀人谋划,持续了一年之久,康儿居然毫无警觉。吴应雄这个主谋如何做到的?”
闻言。
徐安想了想后,脸色蓦然一变,赶紧回道:“陛下,这个卑职暂且不知,仍需待查。”
而事实上,徐安并非不知,而是不能说!
首先,皇帝自己抛出了一个隐晦的信息点:先太子萧尔康与首辅右相吴应雄的关系并不好,二人在朝堂上属于对立一方。
换言之,萧尔康的杏园是不可能给吴应雄进入的!那么,吴应雄是主谋的话,他如何在杏园建立杀手基地?
也就是说,如果吴应雄进入杏园的先决条件被否决,那他就一定不是幕后主谋!
在这间隙之间。
徐安似乎在萧无忌的话语中,听出了一番别的意味。
皇帝似乎在为吴应雄寻找脱罪的理由!
他指出萧尔康与吴应雄关系不睦,吴应雄无法进入杏园,等同于知道了吴应雄被指认为主谋是一种栽赃!
但更加诡异的是,皇帝心中既已知道吴应雄是冤枉的,为何还要下旨拘禁他?
既然拘禁了,又为何要抛出他身上的疑点?
徐安自然是深知吴应雄并非主谋,之所以执意让唐慕清先定他为主谋,除了表象证据指向吴应雄之外,也有借此拖延时间的想法。
皇帝此举却深有含义,他一面下旨缉拿吴应雄,一面又暗指吴应雄并非真正主谋,怕是有意要留下此人性命!
但站在皇帝的立场,他不能毫无理由地保下吴应雄,因此将疑点抛给了徐安。
徐安只要说无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