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顺利的,则是老大带着一帮侄儿在鬼子国抢银矿。
康熙想这个抢鬼子国银矿的念头有个好些年了。
那时候,还是顾敏和双胞胎说的话里,康熙从暗探哪儿得知。
康熙就觉得奇怪,顾氏怎么会知道这种事的。
那时候,内库就缺银子了,可是,康熙也没动。
真要动手,首先,你要有船吧?
这船还小不了,又要能装人,还要装银子的。
要有人吧?
想当年,台湾就这么近,还打了几年,打鬼子国……
康熙表示,他可不是鹰派君王,他可是个仁慈的君王,某些事儿他可不能干。
倘若不是真没有银子了,倘若不是顾敏那时候和四爷说,假扮倭寇去抢人家南洋人的黄金,康熙某些事也是想不到的。
而且还要知道人家的银矿含量高不高吧?
要不然,多少划不来!!
所以,康熙也就一直做着准备。
他是觉得,老大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个希望,万一哪天用得上呢?
还别说,就顾敏那积极造大宝船的样儿,愣是在康熙还在世,就给造出来了。
一见造出来了,再加上之前派去鬼子国的暗探也回来了,康熙觉得,这事儿可以进行一二了。
真失败了,对于他来说,也没啥损失。
宝船的银子是顾氏赚回来的,不是从内库或者户部调取的,本来就不影响他生活。
老大呢,本来也是圈着了的。
至于那些皇孙,康熙是有和老大交待过,让他就近让皇孙们上岸。
哪怕是庶子,可也是孙子,他不好向儿子们交待啊。
至于十三和那些水师和精兵,当国家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也是应该上战场的。
所以,这笔买卖对康熙来说,没啥不划算的。
赢了最好,输了,也只能是难过几天罢了。
只不过让康熙想不到的是,那些庶孙们居然个个都跟着老大去了鬼子国。
康熙在谋划的时候,还觉得,这顾氏也是对老四没上心,要不然,把做生意和造宝船的那时间和心思,用一半到老四身上。
老四还不早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啊!!
不过,康熙也就打了那么一小圈罢了,随即,就把念头转到了老大的身上。
这次随着老大他们去的,还有几个精通倭话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