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运朝疏》(3 / 4)

时势异也。今中外交通、百业并起,士农工商、朝夕更替,世重世轻之法亦当俱分,故臣请再议万世之法、升平之策,与命维新、与民更始。

其策,

一曰:行世重之法,同士民之心;

二曰:提举百业,俱分进益;

三曰:正名实、衡损益、定则例,为后世法。

殷忧在怀、孤愤难言,不知所云,臣顿首九叩请死罪。

翰林院供奉学士朱墨。”

写完,

朱墨转悠出来,正想去飞玄宫,却见吴风忽然又出现了,笑道:“朱公子,道爷不在道观,说是公子有一封信要给蓝神仙?不知写好没有?”

朱墨当即交给他,道:“老吴,这封信拜托你交给老道……唉,另外呢,我心愿已了,就要南下杭州,买船去南洋……先前多蒙你照拂,朱墨在此谢过!”

说着,朱墨对吴风深深做了一个道揖。

吴风赶紧让开,想要开口,却忽然疾走而去,忽地,他又回头道:“朱公子,还请再等两天……道爷对公子甚为关爱,或者还有话说?”

朱墨只好点点头。

此时,心愿已了,想起系统还是太大而无当了,这种玩意儿怎么使得动?做到文华殿大学士以上,恐怕也没有可能,也许拿来做生意倒是个好帮手……

当天在京城逛了一圈,又去翰林院预支了半年俸禄,一共五十两,到傍晚已经办了不少行李,就等老道那边还有没有话说了。

……

次日,

他决定去翰林院告别王庸和其他几个相处不错的,刚进大门,却见张居正笑脸迎上来,

“子玄,喜讯啊……昨晚,徐阁老、高大人在裕王府商议,说你的青词在民间传抄,轰动一时,但凡有水井处都在吟唱啊……嗯,徐阁老亲口说了,民意如此,本朝又唯才是论,提议聘你为编修,裕王当场就同意了。

子玄,这可是难得的机遇啊,本朝开国以来,以布衣做编修,也就永乐朝的杨士奇等数人而已啊……哦对了,还有一件事,你务必要来,明日内阁要再议江南赈灾之策,徐阁老嘱咐你一定要来!”

张居正说着,一脸的真诚欣喜之色。

子玄?

这喊的谁呀?

朱墨差点都忘了,这不是自己的表字吗?张居正这样称呼,是把我当自己人了?

若换在以前,他是一定要断然拒绝的,而且这两天实际上真准备去南洋了。但忽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