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没在怕的(2 / 3)

笑问道:“大家觉得,十七作的诗如何?”

李据连忙说道:“比在镇国公府作的诗,更胜一筹!”

“哈哈哈!”

李惠仰面大笑,点评道:“各有千秋!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十七在平昌作的《讨贼檄文》。”

他站起身,拿着酒杯,走下龙椅,说道:“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蛮夷者,生性鲜仁寡义,虽改其表,难掩豺狼本性,沐猴而冠,窥窃神器,既燹骨成丘,亦不足为惜。”

他这番话,意思是中国人太讲究礼仪,而不懂人心人性,像枭阳国这样的蛮夷,他们不懂感恩,只是一群披着人皮的野兽,将其屠戮殆尽,也不值得怜惜。ъìQυGΕtV.℃ǒΜ

李据率先插手说道:“父皇所言极是!”

其余诸王也都跟着说道:“父皇圣明!”

李惠幽幽说道:“天下初定,这大周的江山,我们父子,还远未坐稳。

“内有前朝余孽,屡屡作乱,邪门歪道,祸乱百姓,外有西番、枭阳等蛮夷,虎视眈眈,觊觎河山。

“内忧外患之下,你们兄弟,更当同心协力,方能保大周天下,太平昌盛。”

众人齐齐插手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百福殿的这顿饭,众人吃得是各有滋味。

李惠没有训斥任何人,始终都在强调团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李据则更加坚定了拉拢李余的决心。

李余胆子大,不仅敢怼诸王,还敢怼后宫之主的贵妃,现在,他就需要像李余这样的又胆大又有能力的帮手。

李烈亦开始重新审视李余这个小老弟,对他也生出拉龙之意。

李皓、李锦、李真这哥仨,则对李余要么心生不满,要么怀恨在心。

贵妃毕竟是他们的生母,李余不给贵妃面子,也就等于没给他们这三位兄长面子。

至于李奉、李宏、李乐三人,他们也对李余的表现吃惊不已,不过大多时候,他们还是抱着看戏的心态。

贵妃杜婉柔,对唐伊人、李余母子是又气又恨。

但李惠已经表现出不悦之色,而且之后李惠再没有主动和她说一句话,这让杜婉柔一肚子的怒火,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唐伊人则是迷迷糊糊的,感觉自己像做了一场梦。ъìQυGΕtV.℃ǒΜ

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那个行事荒唐透顶的儿子,能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