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唇亡齿寒(2 / 3)

臣服,于两国边境,屡屡犯边,劫掠百姓,死伤之边民,不计其数。

“直至八年前,开国公率十五万大军,讨伐宛国,方让宛国臣服,不敢再犯。宛国于大周,多有不义之举,现宛国有难,大周又为何去救?”

麦德特认识陶源,他插手施礼,说道:“陶公此言差矣!国事又岂能计较一时之得失,当以大局为重。”

“何为大局?”

“唇亡齿寒,便为大局!”

嗯!说得不错!

陶源暗暗点头。

宛国,如同大周与西番之间的一道屏障。

如果宛国灭亡,那么,大周与西番将直接接壤。

西番领土之辽阔,并不次于周国,人口众多,兵多将广。

且野心勃勃,凶狠好斗。

两国领土接壤的后果,很可能是展开长年的征战。

这对于正处于休养生息的周国而言,极为不利。

陶源不再说话,中书令周能,又站出来表示反对。

他反对的理由是,本国经过连年征战,百废待兴,不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与西番人作战。

不管怎么样,西番现在还未与周国交恶。wap.bΙQμGètν.còM

许多大臣也都支持周能的意见,与他站在同一立场。

打仗,就是在打钱。

周国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民生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一场国战打下来,很可能又变得民生凋敝。

朝议从早上,一直开到中午。

满朝的文武,也分成主战和主和两大派。

两边都是据理力争,不肯退让。

李惠揉了揉额头,轻拍下桌案。

大殿里顿时安静下来。

李惠问道:“开国公为何不语?”

开国公,骠骑大将军,魏英!

要说在大周的军中,还有谁能达到功高盖主的程度,那么,非魏英莫属。

这大周的天下,得有三分是魏英帮着李家父子打下来的。

听闻李惠点到自己的名字,魏英跨步出列,他举了举手中的笏板,说道:“要不要出兵救援宛国,微臣全听陛下定夺!”

他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魏英可不是个简单的武夫,他知道自己的功劳太大,在军中的威望也太高,容易引来天子的忌惮。

所以,魏英行事,一向低调,在朝堂上,他也从来不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