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活该承担!(2 / 3)

一个有底气、有根基的开朗的,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他当然可以放心大胆的辞职,可以想干嘛就干嘛!”

“可如果是一个没有根基和底气,家里又急需要用一笔大急用钱,辞职的话就意味着得从头再来,甚至失去挽救家庭的最后一丝希望,那就算这个人开朗,有魄力又怎样?他照样得局限其中!”

“我觉得崇祯皇帝就是后者,他可能真有一定的能力,也可能真有一定的魄力,在正常情况下个人能力可圈可点,但,在那般极限环境之下,他只能如履薄冰!”

“能力不足以做中兴之主是其一,底子实在太烂也是其一,这时候臣子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可惜那时候几乎没有大公大才的文臣!”

交流到这里,许多观众们忽然恍然大悟,心头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我理解了,我终于理解崇祯皇帝为什么说文臣各个可杀了!!!”

“这问题很大一部分不就是出在文臣身上吗?但凡有一个坚定的能臣,崇祯皇帝的局面肯定会好很多!”

“也未必好吧,楼上你难道忘了,崇祯皇帝对臣子的信任度是很低的吗?”

有反对的人说道:“你再去回忆回忆,崇祯皇帝在位的时候换了多少大臣?”ωωw.

“他在位17年,撤换了17位刑部尚书、50个内阁大学士、19个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换了14位。还杀了7位!”“卧槽,差点把这个给忘了,从这点来看,我要是臣子我也做不来啊。”

“对啊,尚书是何等重要的职位,再怎么做也难免出问题,也总需要一定的经验吧,但问题就是,这样频繁的裁撤,只会导致各个位置上的官员都缺乏经验!”

“这样的班底怎么可能治理好千疮百孔的大明?”

“可以说,文臣虽然负了大明,但崇祯也是负了文臣的,在这样的皇帝面前,哪个臣子不得战战兢兢,不断地揣摩圣意?”

“所以,文臣们才会一看皇帝有和的心,就会跟着动摇,就会见风使舵,归根结底,根源还是在崇祯本人的性格上!”

“唉,也不能追溯到本人性格,他会这样也是因为大明的总体环境导致!”

“嗯……这么说也是有可能的,那总而言之就是,大明的总体环境极度影响崇祯的性格,崇祯皇帝的性格又极度影响了大臣,追根溯源,还得是烂摊子的问题!”

“要真这么说的话,那真还是得怪万历!”

屏幕前,一个带眼睛的小哥一手拿着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