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第三条路(2 / 6)

,传递到大小相当于一部手机的可穿戴加工单元中。”

“这个加工单元将负责运行多个独立的计算模型,对大脑电信号进行优化,同时还将控制所有的训练程序,并向外发送动态数字电机信号,从而控制分布在机械外骨骼各个关节处的促动器。”

“利用这套最新的脑机接口设备,大脑的运动指令将与分布在外骨骼各处的电动机械回路发生互动,以模拟脊髓反射弧,进行反馈和训练。”

“这将形成大脑信号与机械反射之间连续的相互作用,达成一种大脑-机器控制所共享的模式。”

“经过数周的互动后,患者的大脑通过这种可塑性的调整,会完全将外骨骼同化为自己身体意象的扩展。”

陈以清说到这里,平淡无波的语气终于变得激动起来。

“最终的结果,也许患者能够开始行走,调整步速,并根据地形的改变做出姿势和步态的调整。到时候,患者将能够利用由脑机接口控制的外骨骼自由地到处活动。”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也是我们的长期目标,目前我们还无法达到。”

“但能够在一年内,让患者使用脑机接口设备,在手机和电脑上打字,玩游戏,这样的初步目标,还是可以达成的。”

“至于中期目标,大概是在两到三年内,让瘫痪的患者通过脑控设备,达到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

“哪怕仅仅是用意念控制着机械手,为自己端来一杯热茶,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这就是我对项目的整个设想了。”说到这里,陈以清终于停了下来,笑着询问道。

“对于脑机接口和外骨骼的技术原理方面,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样?应该不是很难懂吧。”

王大力坐在一旁,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了,他赶紧摇摇头,随即又马上点点头。

“你说得很清楚,我都听懂了,基础原理确实不难。”

这段全程高能,信息量极大,他一时听得目眩神驰,脑子里已经开始疯狂运转起来,想象着什么样的机械装置会更加适合了。

陈以清满意地笑了:“那就好,这样算下来,我们的核心团队只需要五个人就够了。”

“一位一流的神经外科医生,一位出色的算法专家,一位顶尖的工程师,再加上我和助理,五个人组成一个团队,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这个项目。”

说到这里,他突然面露为难之色。

“算法专家和工程师已经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