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夹缝求生,张邈出路(2 / 7)

的情分,张邈一定会同意与袁绍合作的,毕竟张邈欲在陈留站稳脚跟,高氏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见过张邈之后,高干与陈琳却碰了一鼻子灰,显然,张邈对什么合作没有兴趣,他的态度十分明确,保持中立。

拒绝陈宫与程昱的邀请时,张邈已经下定了中立的决心,他甚至为此将两位志向不凡的幕僚亲自礼送出境。

人都送走了,如今怎么可能还入局。

陈琳与高干不知道是,其实在袁绍派人来之前,雒阳方面,也派人来了。

张邈一直是这个态度,他只想保一方安定,不想陈留百姓陷入战火,并且直言:就算袁绍派人前来,自己也会是这个态度。

所以陈琳与高干还没来,张邈其实已经拒绝他们了。M.

将人打发走后,张邈召集了张超臧洪等人,打算就此事商议一番。

很快,几人一同来到张邈府上,张邈将袁绍派遣说客的事说了一遍,并说自己已经拒绝。

“兄长拒绝董卓与袁绍,虽然两不相帮,可就怕两边同时得罪,恐怕兖州战事一了,获胜方,便会立刻对付兄长。”

张邈叹了声,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他还会不知道么。

如今刘协与刘辩各自成了皇帝,他该奉谁呢?

“孟高,此番道理我也懂得,然你想过没有,就算要帮,我们能做出选择吗?”

问题不仅仅是帮不帮,还有帮谁。

之所以选择都不帮,更大的因素是因为不知道,不确定帮谁。

张邈曾经倾向于袁氏,倾向于士族,然后呢?

陈留会盟,一败涂地。

士人还是多读书好,打仗的事,搞不定。

数次失败,特别袁绍的河内之败,已经让他对袁氏失去了信心。

然而陈留又地处兖州,偏偏在袁氏势力范围的眼皮子地下,投董卓,不现实。

这些问题,两人都懂,于是都沉默了。

这时,臧洪说道:“两位府君,我父臧旻见多识广,要不然,我写信将陈留困局交给家父一阅,看看他老人家会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张邈与张超一听,与他们相比,臧旻确实称得上见多识广了,平乱,治郡,样样出色,如今又是并州大郡太原郡的太守。

臧洪愿意帮忙,张邈当然喜闻乐见。

“子源愿请老先生相助,实乃邈之幸也!”

张超也给了臧洪一个“好兄弟”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