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文丑:我好不容易对了一次(2 / 5)

琳尽量掩饰着内心的波澜,语气平淡的问着,就像聊起了家常。

冀州的变化是在太大了,三年前的黄巾肆虐,半州焦土,就算两年前,也乱动不断,颍汝士子们口中的冀州,永远是王芬叛乱,黑山猖獗,豪强抗争的冀州,繁荣不在的冀州。

然而眼见方才为实,陈琳所见的冀州,不仅没有黄巾,没有黑山,没有兵祸,甚至连盗贼流寇都见不找,无论走到哪里,所见都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这才三月未到,严格来讲,都没都翻耕的时候,这些农夫的表现,只能说明他们迫不及待。

治安稳定,积极性高,工具改良,陈琳心中给冀州多加了几个标签,现在,他似乎明白为什么冀州百姓会选择渤海王了。

先前他不明白,为何刘擎是渤海王,而不居渤海国。

现在他知道了,渤海王,并非仅仅是渤海国之王,更是冀州之王。

由此及彼,那么并州……

陈琳不知为何,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天下人皆不能与之争”的念头。

“士子,不知你是哪里人士啊?”老农突兀的问了一句,令陈琳一阵警觉。

“老伯,我不是什么士子,我是东郡的商家,你看,那是我的商队!陈琳旋即一指,笑着回应,“冀州粮食便宜,故而前来收粮。”

老农望了眼,还真是商队。

“那可惜了,我还以为你是来投奔的士子呢,不然,老朽带你去县里,还能得俩赏钱呢!”老农满口无忌,讪讪笑着。

陈琳听着,又觉得哪里不对,士子来投,百姓举荐就能领赏钱?这是哪门子的章法?

这怎么听,都像是察举制的反面,渤海王这是要做什么?

“得嘞,咱要忙去了,反正你也不是什么士子。”老农嘀咕一声,自顾朝着田间走去,留下一头黑线的陈琳。M.

感情你愿意和我多说两句,就是因为我长得像士子?报到县府可以领钱?

这冀州怎会如此这般!

冀州刺史是荀彧,出身荀氏名门,不应该如此离经叛道才对啊!

怪哉?怪哉!

陈琳觉得自己冀州此行可以写一卷长篇大论了!

继续南行了几日,终于入了魏郡境内,陈琳接到前方哨探来报,称繁阳一线,正在进行军武演兵,闲杂人等,不得进入演练区域,否则将视作敌人。

繁阳不行,那走黎阳?可问题是,黎阳距离济阴县太远了,袁公接应的兵马,未必能赶的到那里,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