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海禁?(2 / 3)

扬明 柯久 1167 字 2023-02-22

间百姓出海贸易。

但是,朝廷的诏令并未能阻止天性逐利的商人们征服大海的欲望,私自出海的事情常有发生。

后来随着朝廷对于地方上的管辖愈加松懈,海禁令也逐渐废弛,违反海禁出洋的中国海商活动日趋频繁。

到了嘉靖年间,倭寇在沿海地区肆虐的情况日益严重,当时的朝廷官员为了重建中国沿海的海上秩序,对海禁存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后在朝中一部分官员的坚持下,本已名存实亡的"海禁"被逐渐放开了一个口子,民间的百姓们被允准出海。

待到嘉靖皇帝去世,隆庆皇帝继位不到一月之后,便在时任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的求情之下,正式宣布解除海禁。

朝廷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不久后又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虽然仅仅开放了一处港口,并且对出海的船只也多有限制,但是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至此毕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而且月港也迅速的为的大明朝廷提供了数额巨大的税收,极大地缓解了大明近乎于瘫痪的财政。

"陛下,倭寇自太祖时期便犯我沿岸,岂可与他们通商!"

周嘉谟像是丝毫没有感受到朱由校话里的寒意一般,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十分的罕见梗起脖子与朱由校打起了擂台。

闻听此话,朱由校脸上的不耐之色更甚,这便是这些岁数大的朝臣们的迂腐之处,处处拿祖制说话。

隆庆开关之后,虽然朝廷允准民间船只出海,但却是严禁前往日本进行贸易,甚至对每一艘出海的船只都加以限制,规定他们归海的日期。若是没有在规定的日子归来,即便是手续齐全,也会被冠上"通倭之罪",尤其可见朝廷对于倭寇的忌惮与看重。

"首辅,朕说的很清楚了,只要我大明水师强盛,区区倭寇,有何惧之?"

"朕,翻手可灭。"

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朱由校放缓了语气,缓缓的冲着身前胸口不住起伏,身躯已然开始颤抖的周嘉谟说道。

他真怕这位老臣心神激荡之下,会晕倒在这乾清宫暖阁之内。

"元辅,陛下所言有理啊..."

"我煌煌大明,天朝上国,无论是倭寇亦或者夷人,不服教化者,灭之就是了。"

许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