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危言耸听?(2 / 3)

扬明 柯久 1107 字 2023-02-22

,继续整顿水师,待到明年开春,时机成熟之后,便派人前往周边地区,采购粮草。"

冲着徐光启摆了摆手,示意其先行落座。朱由校扭过了头,朝着身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司礼监秉笔吩咐了一句。ωωw.

"奴婢遵旨。"

闻听此话,王安连忙躬身,口中称是。

南书房之中,除了兵部尚书孙承宗以及户部尚书毕自严等寥寥数人早已适应了朱由校这等天马行空的脑回路之外,其余人等皆是被朱由校如此突兀的言语弄得有些手足无措。

前一秒还在关心农政,怎么下一秒又说起出海的事情了?

"阁老,近些天陕北等地可有灾情发生?"

未等众人缓过神来,朱由校又是换了一个话题,问向坐在首位的内阁首辅周嘉谟。

不知怎的,南书房中的众人总觉得天子的脸上好似有一抹说不出来的急切。

听到天子点到自己的名字,周嘉谟内心也是一惊,不知天子何出此问,难道陕北地区有灾变发生吗?

缓缓闭上了眼,于脑海中仔细思考了一番过后,周嘉谟方才缓缓起身,冲着朱由校十分肯定的说道:"回禀皇爷,近些天来陕北地区呈现于通政司的奏报中并未提及灾害一事..."

话音刚落,周嘉谟便是敏锐的发现天子的脸上闪过一抹微不可查的释然,好似如释重负一般。

见此情形,周嘉谟更是狐疑,今日天子的举动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诡异"了。

"传令陕西巡抚孙传庭,三边总督崔景荣,令他们严加巡视麾下各府县,若有灾情,即刻施救,绝不允许瞒而不报。"

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朱由校猛地将声音提高了几分,有些急促的冲着身旁的王安吩咐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早在万历后期,中国气候便是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其中尤以陕北地区受影响最重。

在原本的历史上,天启五年,天启六年,连续两年大旱,导致整个陕北地区几乎都是颗粒无收。

但是面对生活日益困苦的百姓,陕北当地的官僚却是不闻不问,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款,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继而引起了百姓们的反抗。

当叛变发生之后,当地官僚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妥善解决,而是选择了罔顾事实,瞒而不报,妄图镇压,进而导致百姓们的反抗越来越激烈,从而也加速了明末农民起义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