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突生波澜(2 / 3)

扬明 柯久 1059 字 2023-02-22

监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

难怪如此,天子虽然"重情",可却不是优柔寡断之辈,原来是担心代王故去以后,会造成时局不稳,继而让关外的蒙古人抓住这个可乘之机。

毕竟近些天,无论是宣大总督杨肇基亦或者新任的三边总督孙传庭都不止一次的上书,言说关外蒙古蠢蠢欲动,尤其是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及其麾下的察哈尔部更是虎视眈眈。

昔年辽镇局势尚未崩盘的时候,彼时还有些青涩的林丹巴图尔便曾领着麾下部众兵临广宁一带,伺机进犯。

建州女真这头饿虎虽然毙命,但蒙古大汗这头雄狮却又开始"虎视眈眈"。

"给太原晋王府那边去个信,让晋王进京面圣。"

沉吟了少许,面色在烛火映衬下显得隐晦不明的朱由校突然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了另一位就藩在山西境内的藩王。

太原晋王府,初代晋王乃是太祖嫡三子朱棡,于洪武十一年就任太原府,统率塞北诸王,彼时的燕王朱棣,代王朱桂,周王朱橚皆在其麾下听令。

太原府,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后由于"靖难之役"等一系列**原因,逐渐成为众多闲散宗室中的一支,因为其太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任晋王便开始"醉心商贾",甚至荤素不忌,将生意做到了关外。

而朝廷因为昔年的种种原因,对于晋王府的"商贾之事"也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听之任之。

也正是有了晋王府的"前车之鉴",这才从侧面滋生出了诸如范永斗这样私通建奴,与蒙古鞑子互通有无的晋商。

"陛下,可是晋王那边?"

闻声,司礼监秉笔便是心里一沉,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难道晋王府不知收敛,依旧在与关外蒙古"互通有无"?

若是确有此事,天子怕是又要再次举起屠刀了,难不成又有一家从明初传承至今的宗藩要消失了吗?

心中惆怅的同时,王安也是不免有些嘀咕,他除了司礼监秉笔的位置,身上还兼着提督东厂的差事。ωωw.

可是他却没有收到半点关于晋王府"不臣"的奏报,如此说来,想必天子是从锦衣卫那里得来的消息。

一想到自己"办事不利",执掌的东厂被赵吏的锦衣卫给比下去,王安心中便是滋生出些许不满。

待到此间事了,定然要好好教训一下那些番子们,莫不是觉得辽镇事了,天下太平便忘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