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乌斯藏来人(2 / 3)

扬明 柯久 1251 字 2023-06-10

"安。"

正如这些宫娥内侍心中所猜测的一样,纵然天子面上表情不显,但听得周遭次第响起的问安声,步履匆匆的朱由校仍是身形一滞,给予了回应。

也因为此等缘故,本来不算远的路程,朱由校却是比平常多用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才回到了自己的乾清宫暖阁。.

...

...

才刚刚回到乾清宫暖阁,朱由校便在司礼监秉笔的伺候下,迫不及待的脱去了身上有些厚重的朝服,转而换上了更为舒适的常服。

如若不是"乌斯藏"时隔多年再度入京朝拜大明天子,他真的愿意穿上这厚重的朝服,犹如一个提线木偶一般待在皇极殿中,听些毫无意义的恭维声。

"大伴,礼部可是确定过了,的确是四世班禅派来的人?"

虽然那些自乌斯藏而来的番僧已然在京中居住了几日,并且的确携带有象征着身份的信物,但朱由校仍是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除了永乐朝之外,大明曾短暂的"控制"过乌斯藏之外,余下的时间里乌斯藏始终保持着高度自治,甚至就连表面上的"控制"也在嘉靖年间名存实亡。

国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在元朝的基础上,建立了乌斯藏都指挥使司、朵甘都指挥使司,凭借"互市"及设立指挥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等手段维持对乌斯藏地区的统治。

到了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在洪武朝的基础上,又分封了多名法王,及灌顶国师。

为了将千里之外的乌斯藏彻底纳入中华版图,成祖朱棣甚至不顾满朝文武反对,力排众议的修建了一条由京师通往乌斯藏的道路。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大明对于乌斯藏的"控制"也在永乐朝达到了巅峰,彼时的乌斯藏几乎年年都有使者前来朝拜大明天子。

但是随着大明国力的衰弱,大明对于乌斯藏地区的统治也逐渐变得有心无力,番僧朝拜的频率也越来越低。

到了嘉靖年间,因为嘉靖皇帝信奉道教,沉湎修仙,便下令驱逐了在京的番僧,也切断了与乌斯藏的联系,甚至撤销了朵甘都司和乌斯藏都司,大明与乌斯藏的联系几乎为零。

到了万历年间,因为首辅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使得日暮西山的大明重新焕发了些许生气,脱离中原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