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官差一体纳粮(2 / 3)

扬明 柯久 1265 字 11个月前

万历年间就藩的潞王府外,其余宗室均是自国朝初年传承至今的老牌王府。

两百余年的时间里,这些宗藩麾下究竟繁衍了多少子嗣,恐怕就连现任的藩王都不清楚吧。

朱常洵不是蠢人,稍作思考之后,便意识到河南巡抚丘兆麟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

规模如此庞大的宗室,既不农耕,也不经商,供养他们的重担尽皆压到了河南百姓及朝廷的身上。

难怪天子迫不及待的打算推行"官差一体纳粮",这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

"陛下需要臣做什么?"

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惊惶,朱常洵心情沉重的将奏本递给了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声音坚决的问道。

瞧那架势,颇有些视死如归的味道。

"皇叔就藩河南洛阳府时,皇祖曾大肆封赏土地,自河南,湖广,山东各地拼凑出田地两万顷,堪称宗室之首。"

"朕请皇叔看在大明国祚的份上,主动上书,请求对名下土地一并纳粮。"

在朱常洵有些难看的神色中,朱由校缓缓将心中的打算道出,声音中有些怅然。

虽然对于分封在大明各地的"宗室藩王"没有半点好感,但朱由校也需要承认,这些宗室藩王与皇室自成一体,推行这"官差一体纳粮",首先便需要客服宗室这一关。

唯有各地宗室与朝廷共同进退,他才有理由,也有精力将矛头对准北直隶的地主豪绅。

至于以富庶著称的南直隶,则暂时不在朱由校的考虑范围之中,毕竟大明将近一多半的赋税均是来自南直隶,稍有不妥,便会动摇大明国本,需要缓缓图之。

唯有北直隶的局势稳定之后,他才能抽出功夫去对付在南方的那些富绅豪商。

这些人全部加在一起,所拥有的能量及影响力,不知道要比昔年的"东林党"大上几倍。

不提别人,光说这天启朝,被朱由校所倚重的朝臣中,便有将近一半来自南直隶。

可以说,朱由校这"官差一体纳粮"除了不涉及寻常百姓之外,几乎将大明所有士绅全部给得罪了一遍。

"唔"

正如朱由校所预料的那般,刚刚还态度殷切的朱常洵瞬间沉默了下来,脸色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