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 国运(上)(2 / 3)

扬明 柯久 1121 字 5个月前

着紫禁城所在的方向。

自当今天子继位以来,朝廷怕是还从来没有吃过如此大的亏吧?这西南的乱局,究竟何时能够彻底解决呢?

难不成,那水西大长老安邦彦竟比昔日的女真老酋努尔哈赤还难对付?

...

...

与寻常百姓所预想的不同,位于紫禁城深处的南书房中虽然满堂绯袍,但气氛很是轻松,全然没有前几日的低沉。

几位身材魁梧的勋贵甚至有兴趣围在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身旁,对着墙上悬挂的疆域图指指点点,微微有些褶皱的脸上,不时便涌现些许笑意。

南书房的另一侧,以内阁首辅方从哲为首的内阁们也与六部九卿围在一起,同样是在热切的讨论着什么。

细细听闻,倒是有些诸如"改土归流","大事可定","此乃国策"等颇为敏感的字眼。

"陛下到!"

约莫半柱香过后,先是一道有些尖锐的呼喊声于南书房外响起,随后便是一阵有些凌乱的脚步声响起。

闻声,南书房中正在谈笑的文武群臣们均是不由自主的止住了谈笑,低头草草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衣衫之后,便是微微侧身,盯着南书房半开的房门。

"众位爱卿都到了?"

不多时,嘴角挂着一抹笑意的大明天子朱由校便在司礼监秉笔及御马监提督的簇拥下,大步迈进南书房中。

"臣等,见过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ъΙQǐkU.йEτ

在内阁首辅方从哲的率领下,南书房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山呼声。

"免了。"轻轻摆手,朱由检示意眼前的臣工们各自落座,这南书房比暖阁宽敞不少,倒是更适合眼下这等召见群臣的情况。

"王本兵,"待到南书房渐渐恢复平静之后,案牍后的朱由校便是在众多臣子中寻找到了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身影,不置可否的吩咐道:"说说吧,现在什么情况!"

"是,陛下。"听闻朱由校点到自己的名字,在众多臣子当中显得很是年轻的王在晋便是缓缓起身,同时自怀中掏出了一封奏本。

"四川巡抚朱燮元上奏,水西大长老安邦彦于五月十五,对永宁城展开围攻,双方战士死伤无数。"

"幸得城中军民百姓前仆后继,终是令得水西狼兵停滞不前,安邦彦于五月十六晚间鸣金收兵,后撤至毕节城。"htTΡδ://WwW.ЪǐQiKǔ.йē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