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论功行赏(2 / 3)

扬明 柯久 1183 字 2023-02-22

阁首辅刘一燝为首的一系列东林官员给拦了下来,如今东林骨干亲口认可了熊廷弼,这样应该再也没有人敢阻拦朱由校了。

"诸位,左卿家的话你们听得很清楚了,兵部也早已验明了战果。恰逢鲁钦也从西南平叛归来,是时候议封赏了。"

听到此处,暖阁内的东林重臣均是面露苦涩,颇有些痛苦的闭上了双眼。

就连左光斗脸上也有着少许的落魄,不过他却没有后悔自己刚刚的举动。

他在辽东亲眼所见,如今辽东军民人人安居乐业,军阵整齐,上下一心,时刻不忘收复旧土,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从熊廷弼上任开始。

他虽然为东林骨干,但更希望国泰民安。这才是他一开始读书的时候,许下的宏图壮志。

"陛下,可将熊廷弼擢升为辽东经略,并赐蟒袍,以示恩威。待收复旧土之后,再行封爵之赏。"

不待众人开口,左光斗反而率先向朱由校建议起来。同时也在侧面点出,熊廷弼虽然劳苦功高,但已经为地方最高长官。而且建奴尚在,不宜太过恩典。

听到此话,朱由校也是微微凝神,暗自点头。如今他已经不是刚刚登基的懵懂少年,如今他也渐渐的理解了何谓平衡之道。

听到左光斗的话后,其余诸臣也纷纷的开了口,有的表示同意,有的表示仍需商议。

只有一人例外。

"首辅,你的意思呢?"

朱由校将目光转向一直默不作声,脸色有些发苦的内阁首辅刘一燝。

听到朱由校的话语后,刘一燝缓过了神。

"一切具有陛下乾纲独断,老臣不敢掣肘。但倘若擢升熊廷弼为辽东经略,臣请升王化贞为辽东巡抚。"

"辽东重地,绝不可将大权尽数托付于熊廷弼一人。"

言辞之间,满是对朝廷的负责以及关心。

听到王化贞的名字,朱由校便是眼光一寒,他知道这个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正是因为他和熊廷弼不和,方才导致了日后的广宁惨败。

此人,绝不可掌军。

"此人不可。"

在所有人的注视中,朱由校丝毫没有给老首辅刘一燝面子,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听到此话,刘一燝脸色更加难看了一些。

"不过首辅的确是老成持重之言,朕深以为然。"

"熊廷弼的军报上,数次提及他的副手袁应泰。他们二人在辽东也搭档许久了,就升袁应泰为辽东巡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