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金明池船坞(3 / 4)

大夏如今可是能够量产至少地阶的武备,以及六阶以上的丹药,还有各式的符文箭矢,以及目前有所突破的飞舟。

若是造船工艺再有突破。大夏的海陆空三种关键工艺那便是走上了正轨。

“鲁大师,此物你可能习得?”秦天纵看向了身边的一名老者。

此人名为鲁休。

据说是鲁班的后代。

其乃是大夏最为精通造船技艺的工匠。

在鲁休的手中,虽说不能造出地阶的龙骨船,但玄阶的船只倒也没有问题,只不过是耗资巨大不划算罢了。

鲁休皱眉看着“金明池船坞”,随即将意识渗透到了该异宝建筑上。

半晌后。

才开口道:“能!”

闻言。

秦天纵大喜。

“需要何种材料?”秦天纵连忙问道。

只有工匠才能习得此船坞的建造技术。

就算是身为主人的他都看不透这玩意,所以才搁置这般久。

“寒木一万五千根、赤炎金一百方、极品沉银五十方....”鲁大师一连报了几十种材料。

而且材料的数量都特别巨大。

听得秦天纵一阵心惊肉跳。

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和珅一项项记录着。

其有些肥厚的脸上也不免露出了惊讶之色。

他主管内帑许久。

对于这些材料的价值都是极为熟悉,虽说只有个别数量较少的特别贵重外,其他的倒也便宜,但其量大,这价值就海了去了。

如今粗略估计,光是这些材料都价值三百亿了。

就是不知道大夏之内可否有这么多存货。

“王上,材料大夏之内都有,就是不知道数量可否充足,容微臣看看。”和珅回应。

他为太府寺卿。

除了掌管内帑开支外,还承担着大夏平抑物价,市场控制之责,自然知晓其中材料是否拥有。

但因如今需求庞大的缘故,倒也需要查看一番。

随即,和珅便是带着太府寺的官吏开始翻阅记录。

约莫过了一炷香时间。

和珅才说道:“王上,大夏内这些材料充足,只是其中有许多需要从户部和工部仓库调配,内帑也需要出一些,另外所需便是要从大夏市场收购了。

不过如此大规模的收购,恐怕会造成一定量的溢价,您看...”

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