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袁术:邓邓艾?我手下没有这个人(2 / 3)

口吃不口吃都分辨不出来了吗?

【袁术】:哈?邓艾,我找找啊...唔,是有这么一个人,等等,还是个天才呢,十岁就参加了科考,豫州榜第十一名,荀彧亲自改的文章,本该主政一方,但是却主动选择了屯田。

袁术大惊。

自己手中还有一个小天才?

虽然只是第十一名,但是不要忘了邓艾的年纪。

【荀彧】:...邓艾...后将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豫州第一是骆统?

【袁术】:嗯。陈国相骆俊之子骆统,从小便受到骆俊教导,虽然年纪也不算很大。

袁术印象深刻。

毕竟是有名有姓的人的儿子,而且年纪还不大,所以袁术记忆深刻。

就好像某个藏橘子的人。

【荀彧】:我记得,邓艾的卷子,应该被我排到了第二。

荀彧脸色突然变暗。

骆统的文章,是关于治理地方的,农业工商业全部包含在内。

毕竟骆俊治理的陈国,便是黄巾时期,都没有战乱,反而是逃亡至陈国受到庇护的难民,倒是有十几万人。

而邓艾,如果荀攸没记错的话,邓艾的文章是关于地理和农业的。

虽然也很精彩,但是在粮食过剩的时代,格局又比骆统的小,荀彧下意识就将其放在了骆统的后面。

至少其他人的卷子,荀彧没有见过比邓艾更精彩的。

“吼哦?第二,第十一,这是当袁某提不动刀了?”

袁术扫视着下面的文官。

众人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阎象瞬间就独立了出来。

“额,主公,不是我,我不负责这一方面!”

阎象连忙解释。

科举是一块大蛋糕,没有人不想伸手。

然而阎象知道,无论是谁伸手敢碰这个相对公平的制度,谁就要沦为所有人的公敌。

全国一张卷,由择优录取。

毕竟这年头大家学的都一样,大家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如人,没有人会单独出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卷子。

当然,出于公平起见,卷子会交给隔壁州郡批改,最后将排名和卷子送回。

这也是为何荀彧提起这件事的原因。

“当年,是谁负责与荀彧对接的?”

袁术声音中蕴**一丝愤怒。

他可不是当年那个跟在曹操后面背锅的那个傻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