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不给钱就不算买喽(1 / 3)

东海岛上,捕鲸船卸下了货物,水手和渔民们在岛上休息三日,狂欢一阵后,便再次出海捕鲸。

赵泰则让货船将油脂和腌制加工后的鱼肉送到睢宁,并让王文统在派些工匠,前来东海岛,准备大兴基建。

同时赵泰又再次派遣李钟权前往益都,约李璮到海州来交易。

现在赵泰地盘的经济,已经盘活,形成了一个循环。

他通过从南宋采购原料,以及捕鲸获得油脂,运到睢宁的工坊,生产出货物后,再通过祝威等人,把货物卖到南宋各地。

这即带来了远超种植的利润,同时也解决了饥民的生计,在能业生产之外,又创造了几千个岗位。

这一个岗位,就能养活一家人,让赵泰解决饥民问题的同时,又赚取了大额利润。

赵泰拿这些钱,扩大生产,发放军饷,购买物资,已经初步解决了财政危机,能以两州一县之地,养三万多脱产常备军。

眼下赵泰的这个经济循环,无疑是成功了,唯一的隐患就是,这个循环是个外循环,高度依赖南宋提供的市场。

若是赵泰与南宋交恶,那赵泰的地盘,立刻便有崩溃的危险。

同赵泰的地盘,经济复苏,迅猛发展不同,李璮的地盘,经济却已经崩溃。

淮南大战后,李璮损失惨重,蒙古人又将山东西部的州县划给河北军阀张柔,让他的地盘少了一半,而且丢掉的还是靠近运河的富裕州县。

这让李璮感到危机,他回到益都后,便通过招募和抓壮丁,又凑了四万人马,把兵力恢复到八万人,让蒙古人不敢再动他的地盘。

山东之地,常年遭受战乱,地方生产和经济早被破坏,李璮手里几个洲,根本养不起八万大军。

他手上的人马,除了极少数精锐能够拿到军饷外,大多数士卒只是管口饭吃。

那些拿到军饷的士卒,情况也不好,由于山东遭受破坏,又与南宋交恶,导致境内物资匮乏,物价飞涨。李军的精锐领到军饷,也会发现市面上店铺倒闭,商品匮乏,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

赵泰在淮南俘虏了不少李军,并将其中一部分收编进忠义军。

起初赵泰还有些担心这些俘虏,会找机会开小差逃回山东,不过后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军中。

赵泰让人询问缘由,这些留下来的士卒,多是因为忠义军这边的待遇要比李军优厚,而且物价便宜,同样的军饷,能够买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