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港口贸易的兴盛(2 / 3)

钱。

丝绸、茶叶、瓷器的生意,基本上被官商垄断。

一些随船的商贾,只能另辟蹊径,从这些小物件入手。

例如各种小工艺制品,笔墨纸砚、扇子、吊坠、棋盘等等。

一些良木打磨的棋子,也能兜售出不错的价格。

商贾们故作高深,在棋盘在对弈,活脱脱的仙风道骨。

后来经过王守敬的指点,派上了两名衣饰通透的东瀛婢,棋盘、棋子几乎兜售一空。

还有极具特色的扇子舞,绒毛纷飞,令商贾们流连忘返。

表演的高丽婢则用鼓乐吹梅花酒曲,欢腾一片。

一些小国勋贵、王子,皆占此会聚,习学乐器。

可谓是人情茶坊、酒楼。

筵席排当,凡事整齐,尽显大明特色,其余皆为点缀。

屏风、绣额、书画、簇子、帘幕、桌帏,极致地典雅、大气。

狠狠地宣扬了一波大明的软实力。ъìQυGΕtV.℃ǒΜ

开盏歇坐,揭席迎送,皆有专门的礼仪官。

“诸位以后去往大明,可依此礼。”

既是礼仪官,也是说书人。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番邦商贾们看得津津有味。

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原的“文化”。

宋、元时期的交流,大都以商品为主。

所以各国储存着不少中原的特产。

王守敬别出心裁,安排了这一场盛会。

以文化输出,带动商品的销售。

这是一种全新的阐释!

瓷器精美,没有文化的点缀、装扮,如何卖出高价?

丝绸也是同理!

总不能只赚一点辛苦钱吧?

王守敬都不会答应!

这种中华文明的脉络,需要宣扬出去。

舰队中的非作战人员,承担的正是这一职责。

对于商贾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无非就是将商品扮演得高雅一点,好卖出高价。

王守敬还命人打造了一批画舫,皆奇巧打造,雕栏画栋。

这是用来接待各国使者的。

朝出登舟而饮,暮则径归,人生雅趣也。

画舫还有招待的歌姬,分外妖娆。

一些风浪大的地方,还有弄潮儿,也就是冲浪表演、比赛。

他们持旗执竿,狎戏波涛中,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