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突遇洪灾,制作简易滤水装置(2 / 3)

当亲眼看到浑浊的水经过三层过滤变成清水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发出了惊叹。

包拯吩咐道:“通判,赶紧撰写文书把这种净水方法贴满全城的大街小巷!”

吩咐完,包拯又进了宫,向仁宗禀报了此事。

仁宗关心百姓疾苦,大笔一挥给钱给人,让包拯总理赈灾事项。

包拯带着官兵运送了大量的小石子和砂砾,以及木炭和草木灰帮助百姓恢复日常生活。

另一边,苏辙和沈括看到了官府的布告,但依然忧心忡忡。ωωw.

苏辙道:“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淤泥,也将带来大量的病菌。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就是这些致病菌带来的。如今城中清淤缓慢,急需消毒杀菌。”

沈括在屋里急得是团团转:“可是宋朝没有消毒液,虽说雄黄能有一定作用,可是量太少可根本起不了作用啊!”

两人都沉默了。

忽的,沈括道:“除了消毒水和雄黄,还能用石灰消毒!”

苏辙道:“就像你说的,现在城里的需求量那么大,哪里去找那么多?”

沈括道:“草,你忘了吗?地理书上河南可是自然矿产大省,铁矿、石灰石矿不少,而且就在开封不远的焦作!”

找到了矿区,接下来面临的阻碍更大。

那么多的矿石花多少人力、物力去开采和运输,这一切的一切最终的落到了一个“钱”字上。

就在这时,胡缨来敲门。

苏辙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的不只是胡缨,还有韩世英。

“世英,你怎么来了?”

苏辙又惊喜又疑惑。

“哥哥,让我进来说吧!”

韩世英道。

进了屋,韩世英看见一个陌生人。

苏辙解释道:“世英,这是沈存中,也是我的至交好友,有什么事不必瞒着他。”

“既然是哥哥信得过的人,那我就说了。”韩世英拱手道,“哥哥走后不久,嫂嫂就对我说哥哥不是池中物。眉州太小,你一定会想在汴梁发展自己的产业,所以让我带着人和银子来东京找哥哥。”

苏辙高兴极了,真是及时雨啊!

末了,韩世英还补充道:“嫂嫂让我转告哥哥,不用担心家里,老夫人和屈臣记她都会好好照料。”

沈括叹道:“子由,我说你怎么能‘英年早婚’,原来是有这么厉害的贤妻。”

苏辙内心十分感谢和敬佩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