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文人骨子里的家国大义(2 / 3)

括无奈:“子由,你要万分小心!”

苏辙点点头。

在沈括和苏辙的劝导之下,苏洵终于跟着沈括离开了南园。

父亲前脚刚走,苏辙后脚就点燃了一根信号烟花。

烟花在空中消失不久,立即就有墨门中人到来。

来人是司徒长老。

苏辙问道:“永安王如今在哪儿?”

“禀君上,我们的人一直监视着永安王的一举一动。就在半个时辰之前,他朝北边跑了,估计是去投奔辽国。我派人一直远远尾随,沿途都做了记号。”

苏辙点头:“很好!弟子们伤亡如何?”

参与这次宫变抵御的除了有朝廷的禁军,江湖义士,还有墨门弟子。

拢共在京五千多名弟子,除了十六岁以下,四十岁以上,家中独子等情况,挑选出了八百名勇士。

司徒长老哀恸摇头:“正在清点人数,具体情况犹未可知。”

哪怕有再多的悲痛,也要有人坚强处理残局,苏辙没有资格沉湎与伤情之中。

“不要亏待了兄弟们!”

留下这一句吩咐,苏辙再次翻身上马。

他要与时间赛跑,绝不能让永安王逃脱。

从晨曦追到黄昏,足足六个时辰,他终于在一座破庙找到了歇脚的永安王。

在此之前苏辙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

现在的他完全是靠着一股仇恨支撑。

破庙外,墨门弟子和永安王的残兵战斗着。

苏辙则跨入了破庙的内殿。

内殿里,永安王坐在一张破旧的椅子上,如丧家之犬。

身边只有夏威跟随。

谋士许冲因为指挥宫变失败,被气急的永安王一刀结果了性命。

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到底是皇子,哪怕仓皇出逃也不改傲慢的气韵。

永安王赵惠冷眼瞅着苏辙,勾起嘴角:“小苏学士,你终于来了。”

苏辙沉声道:“王爷知道我会来?”

赵惠道:“以你的本事,应该已经查到了些什么了罢?”

苏辙咬牙切齿:“我大哥包拯是不是你害死的?”

赵惠很是愤恨:“赵忠实就是个窝囊废,你为什么宁愿帮他都不帮我?”

苏辙早就看出了赵惠的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