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化解母子怨恨(2 / 3)

险之事。我会为了你们而活着。”

苏轼嗔怪道:“你以后也再不许离开我的视线。咱们就在这京师里侍奉父亲,教养孩子。哪怕位卑职小也无关系,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要平安在一起。”

如今,苏轼已经承受不住任何一个家人的离世。

苏辙浅笑道:“好!”

第二日,苏轼进宫就把弟弟的呈表偷偷递给了官家。

官家看后,大受震撼。

他记得苏辙,因为当年宫变之事,他功不可没。

旋即,官家命人去赵顼的书房中,请来苏辙。

见了苏辙,官家就问:“苏卿家,当年真的有那么多的江湖人士?”

苏辙笃定道:“当年永安王兵强马壮,我们担心宫中禁卫不能抵挡,所以召集了江湖人士。而他们大多为国捐躯,呈表上具有他们的身份和性命,官家大可以去调查真伪。”M.

官家于是叫来了内侍,吩咐道:“按照这份名单,把他们中间的代表给我请到宫中来,我要亲自询问。”

几日后,白虎帮帮主的遗孀带着儿子进宫面圣,和她一起来的还有昆仑派大弟子的家人,无极门掌门的父亲,还有其他游侠和浪子的家眷,拢共三十六人代表着为国捐躯的两千多名江湖豪侠。

一旁,还有苏轼、苏辙、赵顼位列。

官家开口道:“你们里面何人是白虎帮帮主的家人?”

白虎帮帮主夫人携带刚满十岁的儿子上前觐见道:“民妇便是王铎的遗孀。”

当年的永安王之乱已经过去了两年,于是官家又问:“可有改嫁?”

帮主夫人摇头:“我夫义薄云天,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我虽为一介女流,但也知道家国大义。如今夫君走了,我要留在王家替他赡养双亲,抚养子女。”

官家本也是至情至性之人,听了这话不仅泪眼婆娑。

他把视线落在了一旁的王铎儿子身上:“孩子,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那男孩回答:“启禀圣上,我叫王锋,今年十岁。”

官家见王锋生得健壮,器宇轩昂,不仅感叹道:“你父亲知道有你这般英气的儿子,九泉之下也必定感到欣慰。”

王锋道:“家父在世时就常常教导我,男子汉当顶天立地,在内庇护好家人,在外要为国为民。家国有难,匹夫有责!”

王锋小小年纪却透露出一股江湖豪侠的高义,实乃王家后继有人。

紧接着,官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