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皇长子大婚(2 / 3)

就是大功劳一件!”

上次未去成契丹,是胡缨最大的遗憾。

这一次他甘愿领命:“君上,有公孙先生运筹帷幄,我只是跑跑腿就简单多了!”

苏辙叮嘱:“此去万事小心,一切都听公孙先生吩咐。”

胡缨拱手:“属下领命!”

******

不久以后,颍王大婚的消息传来。

闲谈时,苏轼对着弟弟道:“太后和官家给颍王殿下赐下了王府,大婚又办得如此隆重,想来颍王殿下很快就要被立为太子了。”

苏辙感慨:“殿下虽年少,但做事勤谨,礼贤下士,确实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苏轼道:“三郎,你和颍王交情甚笃,将来······”

苏辙摇头:“我无意仕途,只想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哥哥你在凤翔历练了三年,下次回京,朝廷定有重用。只是官场复杂,京师比凤翔还要纷乱,哥哥当吸取从前教训才是。”

苏轼蹙眉:“三郎,咱们就不能同朝为官么?那样我也有底气。”

苏辙安抚:“老哥,我们同在京师,你有事不照样可以找我商量么?何必苦恼?”

苏轼叹道:“以你的才干,不入朝为官实在是暴殄天物。”

苏辙道:“老哥,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在朝我在野,说不定更能看清局势,应对万变。”

“我说不过你!”苏轼甘拜下风,“任妈妈煮好了羊肉汤,咱们赶紧去喝一碗!”

苏辙揉揉肚皮:“正好我饿了!”

******

果然如苏轼预料的一样,颍王大婚没多久,就传来了他被立为皇太子的消息。

除此之外,苏辙还在等待另一个大消息。

因为颍王偷偷来眉州时告诉过他,官家打算追封生父。

可是追封的诏书没有等来,等来的却是官家薨逝的消息。

不仅苏辙没有想到,全天下的人也都没有想到,官家登基才仅仅四年,就在三十五岁的壮年撒手人寰。

仔细想想,也不是找不到因由。

赵曙性子懦弱,又疑神疑鬼,这样的人注定活不长。

苏辙眼前浮现起赵顼的模样。

这个少年才十八岁,如此年轻,就被推上了皇位。

哪怕他心中有再多不安,也会被很好的隐藏在沉稳的外表之下。

是的,赵顼和他父亲完全不同。

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