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规范宋体字(2 / 3)

轻小伙。

没错,长老们充满了希望,他们的眼神也燃烧着熊熊火焰。

苏辙大声道:“好!就让我们把名字镌刻进墨门的光辉一页中!诸位,我先干为敬!”

大家纷纷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最后把酒杯重重砸在地上,表示一往无前的决心!

“君上!后会有期!”

八位长老在向苏辙行了大礼时,个个眼中含泪。

那是激动的泪花。

从今以后,八位长老就要各自上路,在八座书院中把自己燃烧殆尽,为墨门的发扬光大发出自己最后的余热。

所有人都清楚,此次分别几乎就是诀别。

但他们有共同的信仰,虽远在天涯却天涯比邻!

自此,沈括、胡缨、公孙鸿在霸州开办冶铁厂;高达和韩世英在汴京照料蜀商会;八位长老在墨家书院广收学生传播墨家学说的星星之火。

而苏辙就坐镇眉州,作为大脑中枢指挥着各项事业的平稳推进。

除此之外,苏辙还勘定了“宋体字”范本,大量刊印墨家学说,还有父亲和哥哥的诗文。

也就是那时,规范的“宋体字”便广泛流传开来,成为刊印书籍的标准字体,结束了之前字体混乱的局面。

苏洵和苏轼的名字也跟着他们的诗文一起,受到大宋学子的追捧。

随着冶铁厂的生产进入正轨,铁锅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的厨房,同陶器一起成为必不可少的炊具。

在铁锅的普及之下,煎炸炒等烹饪技术也开始革新,大宋百姓的餐桌也变得更加丰富。

所有的事情都在苏辙的掌控之中,一切也都按照他的设想在徐徐开展。

他和皇帝赵顼一样,都希望大宋繁荣富强。

只是不同的是,苏辙更看重老百姓的富足,而赵顼更渴望的是打造一个强大的帝国。

也就是这个分歧为他俩的关系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

******

中秋佳节,蜀商会的雇工,墨门弟子,人人都收到了来自东家的福利。

有银子,还有鸡鸭鱼肉等,可把其他店的杂役们都羡慕坏了。

眉州的苏府里,大家也都提前领到了月例银子,并且是加倍。

拿着银子,所有人脸上都喜气洋洋,干活也没有不尽力的。

书房里,小六子正在给文姬禀报:“主母,按照您的吩咐,田庄里所有人都回家休假三天。家里有奶娃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