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婚姻法》(2 / 3)

在赵顼的对面,诚恳道:“由历史往上数,有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而臣最喜欢的便是大唐之盛世。大唐之盛世,不仅是因为皇帝虚心纳谏,忠臣直言不讳,更重要的是因为大唐的开明。

大唐不排斥外族,所以万国来朝。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甚至是不同肤色都能在大唐安居乐业,都能得到尊重。臣知道王相国要陛下成为尧舜明君,而臣更希望官家做像盛唐一样的开明之主。”

赵顼道:“三郎是想说,大宋对女子也要开明,对罢?但是你刻意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唐有女帝,所以女子地位超然,不是其他朝代可比。”

苏辙反问:“难道女子就一定比男子弱吗?她们念书、治国一不定就比男子差。”

赵顼沉默不语。

苏辙伏身磕头:“臣妄言,求官家恕罪!”

“知道是妄言你还敢说?起来罢,我准你把话说完。”

苏辙不敢起身,只是把怀中的奏折放在赵顼眼前,又继续伏身跪下。

奏折的内容是苏辙根据沈括罗列的法律条款,进行了润色和修改。

赵顼看完,半晌不发一言。

这些融合了现代《婚姻法》思想的建议,对于赵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认知冲击。

好在赵顼向来比较开明,对苏辙新奇的论调也习以为常,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惊讶。

是的,赵顼看起来很平静。

但那平静只是表面,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三郎,你的夫人,小妹确实不输男子。就拿我的皇祖母来说,她的心胸、胆量和气魄就超过了许多男子。她们都是被女子的身份所束缚。不然也能进考场,跻身朝堂。”ωωw.

苏辙道:“官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就说明您的胸襟和气魄也令人敬佩。臣知道官家很多时候也艰难,奏折的内容只是臣的一点拙见。臣只愿官家能够饶了登州阿云的性命。”

“三郎,迁都之事还需要你,你快去罢!让我好好想一想。”

赵顼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朝堂局势,牵扯众多,但凡贤明的皇帝都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做出决断。

有些事点到为止即刻,说多了反倒惹人厌烦,苏辙没有再说,恭敬退下。

苏辙走后,赵顼把他的奏折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

******

慈宁殿。

太皇太后正要用膳,内侍忽然禀报官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