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两宫施压(2 / 3)

是不是也要这样对待我啊?”

赵顼心中十分烦闷,站起来道:“朕还有事,先走了!”

赵顼负气离开后,高太后也跟着小儿子一起垂泪:“这到底该如何是好啊!王安石到底给我儿吃了什么迷魂汤,让他不顾群臣、不顾百姓,要一条道走到黑!”

太皇太后道:“行了!我们给官家一点时间,他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

高太后只能无奈叹气。

第二日,赵顼就在寝殿内单独召见了王安石。

“王相国,今年又是旱灾又是少华山崩塌,大家都说是变法招致的天怒人怨。”

王安石冷冷道:“水灾、虫灾、旱灾、地震等几乎年年都有,难道废除变法我大宋就能风调雨顺了?”

赵顼被堵得哑口无言。

“官家你看看,现在国库充盈,马匹的数量渐渐增长,将士也在抓紧训练,等着与敌人一战呢!”

赵顼道:“富弼老相国说,百姓不想养马,可官府强行把马养在百姓家里。人都养不活,却不敢怠慢马匹,致使许多百姓只能全家逃亡。如果战马是这样养出来的,朕宁可不要!”

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也就失去了养马匹的辽阔草原,所以宋一直不能拥有一支精锐的骑兵。

于是王安石提出了保马法,减免百姓赋税,把马匹养在百姓家里。

这个法子看起来很好,对百姓和朝廷都有利。可是马匹若死亡,百姓是要赔偿的,马匹成了百姓家的老爷,不敢怠慢。

很显然保马法依然出现了强行摊派的情况。“马老爷”出了事,百姓只能全家逃亡。

总之,明明是朝廷的战马,却把责任压在了百姓身上,而朝廷坐享其成。

不仅是保马法,王安石其他所有的变法,从顶层设计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朝廷利益是第一位,百姓在后。

当朝廷和百姓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百姓利益就会毫不留情被牺牲掉。这也是群臣反对的最大原因。

古往今来,任何不得民心的政策都不会成功,甚至帝王、王朝都会覆灭!

王安石道:“官家岂能像先帝那般心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有哪个千古一帝是心软之辈?官家要成就一番伟业,就算是牺牲一些百姓又如何?”

赵顼听了心里跟针扎似的:“因为流民图,现在就连两宫太后也被惊动!”

王安石道:“恕臣之言,两宫太后根本就是妇人之仁!她们懂什么是变法吗?就因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