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家贼(2 / 3)

安石的推荐。”

公孙鸿循循善诱:“话虽如此,但王安石罢相,他推荐吕惠卿接替自己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保住变法的成果。这里边夹杂着公利和私利,也就意味着王安石和吕惠卿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苏辙道:“公孙先生的意思是,吕惠卿为了保住自己的相位,会极力阻拦王安石复相?”

公孙鸿摇头:“吕惠卿是个极其聪明之人。他知道官家能够把王安石罢相时推荐之人悉数任用,就是对王安石和变法还没有彻底失望。那么如果他阻拦王安石回京做得太明显,只怕官家和王安石都会厌恶他。”

苏辙道:“公孙先生的意思是,虽然吕惠卿无法阻止,但并不意味着他心里会好受。”

公孙鸿笑道:“人有五毒:贪、嗔、痴、慢、疑。红尘碌碌,世人眼孔浅,难免欲望缠身不得解脱。王安石一回来,吕惠卿自然就得让出宰相之位,这件事搁在谁的头上都不会好受。”

苏辙带着些许遗憾:“变法派内部本就不团结,王安石又急于求成,任用之人也是各怀鬼胎。”

公孙鸿道:“所以,王相国的变法注定会失败,而官家恐也会因这次变革被后人非议。”

苏辙眉尾微微一闪,沉默良久才开口道:“太皇太后已经没有了选择,官家也不能一错再错。这一次我不会再退缩,因为我和蜀商会也没有了退路!”

如果说苏辙之前几年都在避免同赵顼、王安石的正面

ωωw.对抗,那么现在他不得不与王安石争个高下,把帝国的经济改革握在自己手中。

为此他必须争取太皇太后的信任,还有皇帝的支持。

苏辙心中有悔,王安石的变法看起来是很不错,所以就连他也想观望观望。

这一观望却害苦了大宋的百姓,也让事态逐渐失控,再想要收回来就要花费数倍之功,得不偿失。

公孙鸿看出苏辙脸上的失落,劝解道:“君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意谁也无法预料。您也不用太自责。”

苏辙叹道:“尽管王安石太过刚愎自用,但我也得承认,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只可惜往往是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了地狱。”

公孙鸿道:“我也承认王安石不在乎功名利禄,为了理想奋不顾身。可是办好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出发点,而是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是集思广益,真正把百姓放心上,而非为了国家利益就牺牲百姓的利益。要知道这江山是由无数百姓组成,没了百姓还有皇权和官家么?”ω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