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让大宋经济腾飞(2 / 3)

输、冶炼和售卖当中,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其次,苏辙开始实施他的“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商品物流的大爆发提前做好准备。

在古代,没有大型器械,需要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十分庞大。

不仅多余的官员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还创造了许多工作岗位,让穷苦的城市居民,失地的农民都能找到工作。

百姓手里有了钱,又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税收的增加。

国库有了钱,就能投入更多的银钱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中产阶级开始大量出现。

军事方面,苏辙把军队进行了重新的整编,低于十五岁和高于四十岁的人都会得到一笔安家费,遣送出军营,只留下精壮的青年。

在宋辽边境屯兵以威慑契丹和西夏;在柳州屯兵,镇守西南门户;在汴京城外屯兵,拱卫京城,又能机动调遣,随时开拔各地镇压叛乱。

并且,苏辙又改革了军人官职系统,提高军人地位,提高武将在朝中的话语权。

将领不必向从前一样经常轮换,而是固定了下来,让将领和兵士培养感情和信任。

高达、韩世英、胡缨都进入了军营,成为了重要的将领。高达在北疆,韩世英在南疆,胡缨镇守京畿。

公孙鸿和小六子留在京师,做苏辙的左膀右臂,出谋划策,掌管墨门事务。

沈括依然在清北书院和实验室两头忙碌,为大宋培养科技人才,不断发明创造。

尽管已经加快了铜铁的开采,可是依然不能满足商业大繁荣的需要,市面上的铜钱十分短缺。

这个问题早晚会出现,于是“交子”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

因为有蜀商会的信誉背书,所以交子很快就流通全国。

为了防伪,沈括用特殊配比的油墨印刷交子,让别人想伪造都只能望洋兴叹。

总结了王安石失败的经验,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关切,苏辙和沈括的改革计划进行得很顺利。

就在大家都乐见其成的时候,老天爷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先是春旱,后是洪水导致黄河决堤,造成了粮食的大面积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朝廷开仓赈粮依然不够,还是苏辙发动了民间的商户捐款捐粮,又动用国库购买了许多粮食才勉强熬了过去。

粮食危机刚刚结束,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