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渣爹苏洵游山玩水去了(2 / 3)

体谅体谅你的娘亲。”

苏辙看着那些零食,好奇得不得了,吃在嘴里有些软糯,有些脆甜,原来宋朝人的饮食已经这样好吃。

苏辙一边吃一边问道:“任妈妈,我上边只有一个哥哥,为啥我是三郎?”

任妈妈吃惊,压低了声音:“我的小祖宗,你怎么连这个都忘了?你有个大哥,只不过八岁就夭折了。这话你可千万不要在夫人面前提起,免得惹她伤心。”

苏辙又问道:“妈妈,我刚才听爹爹他们说起二伯。我二伯是干什么的呀?”

任妈妈道:“你二伯可厉害了!十多年前就中了进士,现在阆州做大官呢!”

原来如此。

苏辙低头沉思着。

在历史上,苏洵到底中没中进士呀?

可惜他是个理科生,语文成绩也就勉强过得去,除了记得苏轼的一点生平之外,苏洵和苏辙就只知道他俩也进了“唐宋八大家”。

此刻,苏草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要是那个时候把苏门父子的生平都记下来,那他不就拥有了上帝视角,一切都好办多了?

******

三日后的清晨,苏洵带着行李和小厮,与一帮朋友出了门。

临走之时,他握住妻子的手依依惜别,像是阔别一个战壕的战友。

“夫人,我走后,家里的一切都辛苦你了。”

程夫人道:“男儿志在四方,官人一定要以学业为重,切莫耽于山川之间。我们都盼着你高中的消息。”

苏洵点头答应。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京赶考,再考不中实在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苏洵又把三个孩子招到跟前,细细叮嘱:“二郎、三郎,在家里好生听你们娘亲的话。尤其是三郎,不许顽皮惹你娘亲生气!”

苏辙鼓着腮帮子没有说话。

苏洵又对着女儿道:“八娘,在这个家里你最谦和懂事。替爹爹好好陪着娘亲,替爹娘仔细看管弟弟。”

八娘给父亲作揖:“爹爹,女儿知道了。您尽管放心上京城去。”

告别父亲、告别妻儿,苏洵又一次踏上了他的赶考之旅。

送走了丈夫,程夫人转身就把两个儿子叫进了书房。

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幼年时也读了不少书。

丈夫不在家,教养两个儿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她身上。

书房里,一个高高的书桌,兄弟俩一人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