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袭我的理论!(2 / 5)

,比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早了一百七十四年。

产品有大小精细的不同,是因为投入的功力不同,其价格各有不同,和投入的功力各不相同,而丘濬对功力二字的理解,正是劳动力和劳动技术的投入寡众。

价值千钱的产品,非一日而成,他的技术必然是循序渐进,持续投入的。

而价格和价值又完全不同。

丘濬在正统十二年的会试之中,多次提到了非一日之功的观点,列举了很多例子佐证。

这是丘濬劳动价值论,它一点都不普通,它揭示了价值和劳动的密切联系,他和大明现任皇帝的观点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分毫不差了。

丘濬不仅仅如此,他还在会试中说:「日中为市,使民交易,以通有无,以物易物,物不皆有,故有钱币之造焉;必物与币两相当值,而无轻重悬绝之偏,然后可以久行而无弊。」

世界上的集市是为了方便百姓交易互通有无,以物易物的话,物不是一定会有的。

所以才需要钱币,而且钱币和物品的价值相当,没有轻重上的偏差,就可以长久执行而没有弊端了。

在总论了钱币的性质和一般等价物概念之后,丘濬批判了大明宝钞竭尽民力,而势要豪右窃印是钞法败坏的主要原因,他提出了行钱法,而且是轻重并用。

但是丘濬只是一个普通的经学举人,他并没有办法解决银子和铜料从何而来。

当然这些问题,朱祁钰都在解决,因为大明并没有银料和铜料,大明一年产十万两白银,还不够塞牙缝呢。

大明一年至少需要七百万两到八百万两的白银,并且压印成为银币才够大明所需。

所以,朱祁钰的国富论,并不是超越大明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是有切实土壤的。

大明已经有举人,在正统十二年提出来了。

丘濬的第三个观点,是他落第的主要原因,他基于自己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论,推出了他的主要施政理念。

「利之在天下,固不可禁,亦不可不禁;利之为利,处义之下,害之上;以义为利,以礼制欲,操利之权,资以行义。」

利益在天下,所以不可能禁止求利,但是不能没有约束,否则就是礼崩乐坏,世风日下。

那么君王应当以用大义去约束利,用礼法去制衡私欲,用利柄的权力,去行大义。

利柄。

丘濬对于朝贡国、藩属国,提出了除了军事羁縻、**羁縻以外,还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