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错,步步错(1 / 6)

于谦希望前往燕山和开平卫的目的,并不是不信任大明的武清侯石亨。

石亨早就不是那个在河套,在大同府四处劫掠的将领了。

正统十四年至今,七年的时间,于谦和石亨当年生死之敌,于谦一次没有弹劾过石亨,就是这个原因。

石亨成长了。

若是石亨犯错,以于谦的性子,决计不会放过石亨。

于谦至今不知道石亨改变的具体原因,他不知道,当年陛下曾经给石亨许下了一个国公的梦,而且正在一步步的实现它。

说到了,做到了,石亨自始至终都知道,陛下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于谦去开平卫,目的是为了组织调度各方将领之间的矛盾。。

在大同府的广宁伯刘安,就是那个在西城有一条广宁伯街的刘安,稽戾王当初用一个世侯,差点怨杀的刘安。

镇守辽东的辽东总兵官的宁远伯范广,都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在河套之战后,范广因牵制鞑靼人不能和瓦剌人形成合力,因功封为了世爵宁远伯。

这是当初杨洪和陛下讨论河套之战功劳的时候,杨洪为范广请功,而陛下早就准备好了宁远伯的印绶。(285章)

将领之间特别容易斗牛别劲儿,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都不服谁,这一旦别劲儿拧巴起来,那是那么容易和缓的?

这种时候,非常容易发生抢功冒进的事儿,于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于谦前往燕山前线的目的,就是调节各个将领之前的矛盾。

总体来说,于谦要减少大明内部不团结导致的胜负天平倾斜的问题,让大明的胜算更高一些。

不给鞑靼人任何一丝一毫的机会。

“塞外沙尘大,于少保的身体,朕颇为忧虑,此行还是务必带好口罩。”朱祁钰从兴安手中拿出了一叠口罩,这也是老道具了。

当年京师之战后,于谦去巡视边方,朱祁钰就送过这些。

于谦郑重的结过了口罩,笑着说道:“陛下,臣是大明的文安侯,也曾在西直门外、德胜门外,几次亲履兵锋,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的书生。”

胡濙除了礼部尚书之外,还是个很不错的医倌,大明有句话叫《预防卫生与简易方》不可不读。

陈福寅在琉球,已经用到了琉球地方,相当的好用。

胡濙看着中气十足的于谦,就知道于谦此言非虚。

之前于谦病到迷走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