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会议——论海权(1 / 5)

李宾言放下了第一道圣旨,拿出了第二道圣旨开口说道:“陛下敕谕,第一议海权。”

“陛下问,什么是海权?”

这是陛下的第一道议题,也是李宾言心中的疑惑,到底什么才是海权,站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眼中,海权的模样却是完全不同。

李宾言笑着说道:“我先来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

“自景泰四年,陛下将南直隶一分为四,担任松江巡抚至今,已经三年有余,一些浅见,还望各位斧正。”

“三宝太监曾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李宾言手中拿着的是一封颇有年份的奏疏,这一份是原件。

它写于洪熙元年,大明仁宗皇帝朱高炽欲裁撤耗资靡费,误国误民的下西洋活动,为了保留这只舰队,郑和三上奏疏,恳请朱高炽保留舰队。

这一系列的奏疏,本应该有三封,但当时大明太宗皇帝龙驭上宾,仁宗皇帝登基一年崩,宣宗皇帝登基就面临着汉王叛乱,多变的朝局,古今通集库的火灾,最后只保留下了一封。

但仅仅一封,李宾言拿出来的时候,依旧觉得重若千斤。

随着彭遂的度数旁通,测量经纬度的度量船在南海的不断度量,南海到底有多重要,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旦他国夺取了南洋的控制权,华夏危矣。

李宾言和郑和都不知道,郑和这一句话,道尽了中原王朝未来近六百年在海洋诸事上的困局。

大明至永乐年间起,对南洋的绝对控制权一直持续到了嘉靖年间,自此大明开始逐步的失去南洋,红毛番租界了濠镜,大小弗朗吉人占领了鸡笼岛。

中原王朝彻底失去对东南亚的掌控,是在兰芳共和国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彻底击溃,中原王朝失去了南洋,随后失去了琉球,迎来了百年屈辱史。

李宾言将手中的奏疏打开,让大家看到了郑和的落款后,重新交给了松江市舶司内臣提督,郑和的这封奏疏,将会重新回到京师,在誊抄之后,妥善保管。

郑和的这封奏疏,说的是国家安全。

对南洋的绝对掌控,就是大明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其意义不亚于宣府这个京师的门户,对京师的意义。

李宾言继续开口说道:“造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