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5章:诸国皆惊,楚明联盟(3 / 6)

金内讧,让清国所付出的损失更大。

北么,龙城。

忽必烈看着手中的两情报,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愤慨,以及无力等多种神色,可谓是复杂至极。

这两分情报,一份是四国联军征倭大胜的消息,而另一份则是大秦增兵雁门关的消息。

前者暂且不提,后者确实因为元蒙内斗的缘故。

这一年以来,忽必烈已经出兵征讨国冒顿两次,每次都在快要取胜之时,秦军铁骑就会在雁门关集结,大有元军不罢兵就杀出草原的架势。

忽必烈自然想将冒顿消灭,彻底结束内耗,统一元蒙,但实在没把握同时应对秦军和冒顿,所以也就放弃了。

这一次,忽必烈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秦军真的出兵雁门关,也要将冒顿彻底消灭。

结果却传来的却是四国联军大败倭国,歼敌百万于众的消息。

随后又传来了秦军增兵雁门关的消息。

秦军为何在这个关头增兵雁门关?

很明显,就是在警告元蒙,不要触碰大秦的底线,否则倭国就是榜样。

大秦的底线是什么?就是让元蒙继续分裂下去。

忽必烈清楚地知道这些,但倭国百万大军被灭,死亡二百多万人的消息,真的把他给吓到了。

要知道,元蒙全国的总人口,也就不到两百多万而已。

大秦这一战所杀的人数,比整个元国的总人口都多了,这也太**吓人了吧。

忽必烈连忙下令撤军,不敢继续刺激大秦了,大秦铁骑真的出雁门关的话,局势也将彻底一发不可收拾。

>

“陛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这已经是咱们第三次讨伐冒顿了,要是这次还退兵的话,今后在想灭冒顿的难度,将提高十倍不止。”伯颜苦劝道。

“是啊陛下……”

慕容恪、哲别等主战派,也纷纷站出进言,想劝忽必烈不要撤军。

忽必烈脸上满是苦涩之色,他做梦都想统一,但奈何敌人太强大了。

大秦六万大军,再加上三个小弟,凑出了六万混编军,总共十二万联军,就把偌大的倭国给灭了。

北疆的十几万铁骑,几十万大军,难道还灭不了元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