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好男来当兵(2 / 4)

公,财富一边倒时,社会就不稳定,就动荡,甚至兵荒马乱,比如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等。

梁山的财物分配制度,自王伦起,一向是大头领拿大头,小喽罗拿小头,只不过比重不同而已。

后来晁盖上山成为天王之后,每次抢到财物,小喽罗便把它们抬到厅上,一包包打开,然后将财物分类,衣服、行货、金银珠宝…等分门别类。

在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是:大家不准私藏,全部交公后,统一分配。

然后,书中说:“便叫掌库的小头目,每样取一半,收贮在库,听侯支用。这一半分做两分: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分;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分。”

由此可以看出,除一半的财富作为“发展基金”外,大佬们大概分得全部财富的四分之一,其余几百人分另外的四分之一。这样一算,每个大佬的收入大概是小喽罗的七、八十倍之多!

其它江湖小山寨的分配方案大致也如此,比如桃花山上李忠、周通两位首领是这样分配的,很粗暴,也很野蛮----他们将金银缎匹分作三份,二人各一份,众小喽罗一份。也就是说,不管小喽罗多少人,但他们只能拿到一份。而两个老大,却能分得三分之一。

按照桃花山上当时喽罗两百人来算,大佬和小弟的收入比已然达到了两百倍!

打劫的时候,大家出力基本上差不多,但小喽罗们却只能分得一份,而两个老大一人占一大分,是不是太黑了?其实,老大能赏给小喽罗们一份,就算是开恩了,再叽叽歪歪的话,小心老大把小喽罗开除出组织。

相比之下,梁山泊的分配制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正因为如此,上梁山才有偌大的吸引力,以至于无数江湖人物能以在聚义厅中坐一把交椅为心愿。

只是王伦显然不认可这样的制度----这完全是打家劫舍的手段,可以赢得一时,却不能笑到永远。因为人都是有私心的动物,手里头的财富多了,难免上阵时就会瞻前顾后,这对组织的长远发展不利。HTtρs://Μ.Ъīqiκυ.ΠEt

难道上得梁山,就是为了众兄弟成富家翁?弄得内里虚了,不思进取了,官兵一旦杀到,什么金银财富,都立刻化为灰烬,连带着大好头颅!

乘着兄弟们对自己顶礼膜拜的当口,王伦决定,好好地对财富的分配制度进行一次洗牌。

“兄弟们,我们在梁山不是小打小闹。我们现在做的是打家劫舍的勾当,是掉脑袋、逢赦不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