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水是插…(2 / 3)

我的前夫二娃 子琇 1068 字 2023-03-06

以防我不在的时候,别人挖开挡在沟渠里的石头,导致田里的水倒流出去。

防备工作做好以后,我又扛起锄头顺着沟渠来回查看,防范着有人随时拦了我的水。

这样熬了几天,父亲家沟渠较近的李家田,可以准备插秧了。

插秧的田也需要两犁两耙和贴田埂(我们叫加埂子),这时候要多一道活了——种黄豆。

在田埂上种黄豆,是我们这里老祖宗留下来的套种习惯。既可以增加收成,还充分利用了土地,没有丝毫的浪费。

父亲在前面贴田埂,我用一根绳子在腰间绑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经过认真挑选出来的黄豆种子,拿上小锄头在后面跟着,牛二娃用一个大撮箕端了满满一撮箕粪灰走在最后面。

田埂贴好了,趁着泥浆未干,用小锄头脑壳敲上一个坑,随手从腰间挂着的小口袋里掏出黄豆种子,一坑放三至四粒黄豆就好。

牛二娃随手在撮箕里抓起一把粪灰,往播好豆种的坑里那么一填,整个盖住就算完事。

黄豆种上了,田埂晒个一天左右,人踩上去不会塌陷了,就可以准备插秧了。

再次翻犁耙田的当口,父亲让牛二娃和我开始拔秧。

取一捆干麦秸秆,理去外面的叶子,将根部用铡刀剁去,留取顶端尺把长的一段,用温水浸泡一下,当作拴秧绳,俗称秧草。

揭膜以后,秧母田里不能断水,必须随时保留一寸深的水位,随着秧苗的长高,再适宜的增加水位,直到拔秧的时候,田里的水应该达到三寸左右深度,这样便于拔秧时洗去秧苗根部过多的泥土。

洗过泥的秧苗,分散开来,一棵一棵的方便插播,重量也减轻了,挑秧不费劲。

拔秧的时候,有专门供人坐的秧马儿。

秧马儿实际上就是一个凳子,只是结构和样式跟凳子有些差别而已,因为只有拔秧的时候才能用上,所以叫它为秧马儿。

秧马儿是用木头做的,上下两块木板,上面那块小一些,下面那块大一些,前端窄,后端宽,中间用三根木条子,采用榫卯的形式连接起来就成了。

蹲在秧母田的缓水区,先将当头上的秧苗拔了,露出一点空位置,方便放秧马儿。放进去以后,人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坐着拔秧了。

拔秧可是一门技术活,可得掌握它其中的技巧,不然不是把秧苗拔断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就是好大一坨泥在根部,不仅挑着费劲,还不好插。

人坐在秧马儿上,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