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历史的必然(3 / 4)

粮草,根本不够数量庞大的军民吃用。

否则的话,闯王也不会在前日停止对灾民施州赈济了。”

“那闯军中可有人想出解决办法?”朱媺娖又问。

李岩道:“关于粮草,我曾向闯王提议,将全城粮食都收缴军管,不论是将领是士卒、百姓,都按需配给。

可惜这提议被牛金星反对,闯王似乎也多有顾虑,没有接受。

至于军饷的事,短期内李某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郝光明听了暗叹。

这李岩果然是各有才能的,居然想到了军管。

不过这么大的京城,此时人口应有百万左右,想要军管可不容易,闯军未必能做得好。

李自成有顾虑也是有道理的。

他前面以受百姓欢迎的义军形象进城,高喊“闯王来了不纳粮”,如今却要去收缴百姓家中粮食搞什么按需分配,这不成了反复小人吗?

朱媺娖听了李岩的话,想到历史上将要发生的事,微微一笑道:“会有人想出解决办法的。”

“谁?想出什么解决办法?”李岩连问,更加好奇。

同时暗想,如果粮饷的事能解决,这不是好事吗?

怎么听朱媺娖所说,后面大顺军还会败给清军呢?

朱媺娖听李岩问,不禁犹豫起来。

她确实做好了联合闯军抗清的准备,却不想李自成成事。

可如果她将历史上要发生的事都告诉了李岩,而李岩再告诉李自成,不会让李自成真坐稳江山了吧?

那样或许没清朝什么事了,可她想要复兴大明恐怕会更加困难。

就在朱媺娖纠结时,便听蓝牙耳机中传出郝光明的声音。

“没关系,告诉他。你要知道,有些事是注定了的,很难改变。”

在郝光明看来。

大顺于一片石被清军打得大败,乍看是因为吴三桂投向了清军,且大顺军太过轻敌。

可实际上,不论是吴三桂反复投清,还是大顺军轻敌,都是因为他们入京太容易,整个体系的人几乎都膨胀了,飘了。

另外,大顺军又面临着粮饷不足、瘟疫肆虐等实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