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明火器,古之巅峰!(2 / 4)

五两纹银,第三十一名到第一百名奖励一两纹银。

要让工匠们知道,本宫治下,凡是为大明辛劳付出的,本宫都不会亏待他。明白吗?”

大使眼光微闪,应道:“卑职明白,也一定让工匠们明白。”

他明白,这媺娖这番话中“本宫治下”以及后一个“本宫”才是重点。

所以他必须让工匠们明白,是因为公主,他们才将要过上好日子。

朱媺娖其实只是在复述郝光明的话,并不知道大使从她话中体悟出了那么多层意思。

便是郝光明,也只是想利用立即补发欠薪、奖励多劳者的方法在工匠中迅速树立朱媺娖及新军器局的信誉,目的并没有大使想的那么复杂。

朱媺娖环视眼前,见过了这么会儿功夫,工匠们苦笑宣泄之后,情绪已渐渐稳定,便道:“行了,让工匠们回到各自工位做事,你们带本宫四处看看。”

“是。”

随后,朱媺娖带着龙文光及另三位布政司的官员参观了军器局。

军器局大使、副使全程陪同引导,并介绍、解说了军器局的各厂、坊、所生产项目,以及各种军器武备。

明朝后期,不仅地方军队依赖地方军器局供给武器装备,甚至连中央都是从地方征调,然后在下拨给各军队。

因此一些地方军器局虽然有许多弊病,却规模颇大,制度也算完善。

郝光明通过朱媺娖的参观便得知,成都军器局下辖盔甲、刀弓、火器、火药四厂。

每个厂又有各种专门生产某种武器装备的坊、所。

当朱媺娖参观了盔甲厂、刀弓厂,郝光明只是看了个稀奇,并没对什么感到惊讶。

因为中国冷兵器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明朝冷兵器种类虽然繁多,但因为火器的出现,各种冷兵器更倾向于实用性与经济性,反倒不如唐宋冷兵器的精湛工艺能让人惊叹。

可是,当朱媺娖参观了火器厂、火药厂,却是让郝光明这个后世人大开眼界,也大感震撼。

总结一下的话,郝光明觉得可以将火器、火药的发展划分出三个时间节点。

既古代、近代、现代。

在“参观”了成都军器局,又听了大使的介绍,郝光明可以说,明朝的火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