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兵不血刃下遵义!(2 / 4)

省总督就是浪费人才。

何况如今张献忠都败亡几個月了,贼军余部也被打得落荒而逃,王应熊这个专剿“献贼”的四省总督就更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朱媺娖身边又缺一个拟写圣旨的专业人士,所以请王应熊前往成都觐见,并任翰林学士之职。

王应熊认真听完了这份手谕,直想哭。

心想:我在你父皇那里怎么说也是做到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才罢的官,在南京朝廷那边也做到了四省总督,现在你竟然让我去当个翰林学士?

你就算是真赏识我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我为了面子也不能答应啊。

“王翰林,接旨吧?”

就在王应熊腹诽时,曾英却催促他接旨。

王应熊有心大喝一声“伪诏,我不接”,可想到城外的数万精兵,以及曾英方才威胁的话,便没敢开声。

于他而言,面子是挺重要,但性命更重要。

何况,若真的打起来,遵义被攻破,死的可不止他一个,还有他儿子及别的家人,以及城内的文武官员及百姓。

旁边王新良见王应熊没有严词喝骂,反而露出犹豫神色,立马担心地道:“督师,此乃伪诏,绝不能接啊!”

王祥则觉得在成都朝廷这边没前途,也劝道:“督师,不要听曾英胡说。我等有一万多精兵,又有数万百姓协助守城,他们别说一日破城,便是一个月都未必破得了!”

听到王祥的话,王应熊立马对守城恢复了些信心,瞅了王祥一眼,当即就要向曾英表现出强硬的一面。

却见曾英晃了晃手铳那黑洞洞的铳口,含笑道:“王翰林可想好了,若是不尊监国谕旨,打了起来,曾某别的不敢说,让王翰林胸前开个窟窿却是轻而易举的。”

听见这话,再瞧见曾英身后有十名亲兵都亮出了短手铳,王应熊终于记起,他如今的性命实际掌握在曾英手里。

擦了下额头的细汗,他道:“坤兴公主终究是先帝血脉,既说是奉先帝遗命监国,不论真伪,本督师都应该去成都瞧一瞧。”

听王应熊屈从了,周围王新良、王祥等人都露出了不愿相信的神色。

曾英则笑道:“王翰林放心,诏书龙抚台、刘巡按以及刘参政都看过,确是先帝亲笔所写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