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本宫可为女帝否?(3 / 4)

想接到南京来,本宫可派人帮你。”

这世道江西、南直隶也多贼匪,所以刘淑英才没带老母、儿子随行。

得了朱媺娖的恩旨,她立即再次拜谢。

朱媺娖又看向宋应星,道:“后世以科学为兴国大道,百科皆能因科学有长足发展,于国家兴盛有大用。

今后,本宫必将在大明发展科学、兴工业,使百姓不再挨饿受冻,使国家强大不再有外患,等等。

这一切,都需要以我大明现有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工匠为基石。

因此,本宫便请长庚先生先在工部任郎中一职,管辖新立之工业司。”

宋应星此前曾以举人身份做到亳州知州的位置,后来又被弘光朝廷封为兵巡道,但他并未上任。

无论是知州,还是领兵巡道差遣的按察使司佥事,都是正五品。

工部郎中也是正五品,于他而言并不算升官。

不过,宋应星对官职并不很在意,闻言先是跪谢领命,随即就问:“不知臣这工业司要做哪些事?”

对于宋应星的任务,朱媺娖和郝光明早就商量过多次。

她道:“长庚先生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曰‘人才’,二曰‘资源’。”

所谓“字越少,事越大”,为官多年的宋应星一听,就知道朱媺娖确实要交重任于他。

这反而让他更加振奋。

朱媺娖接着道:“你到工部上任后,需留意那些如你一般,确实懂得实务的官员、吏员,只要并无太大的品行问题,都可以去结交,并记录在册。

后面,本宫可以将这些人,都调到工业司,助你做大事。

在得了官吏中你所需的人才后,下一个需要收揽的,便是南直隶范围内,乃至浙江、江西、江北等地方的工匠了。

你也不必太急,可以先从南直隶,甚至是应天府开始做起。

你要了解这些工匠的本领、生存状况等种种信息,编纂成册。

需知,若要以工业兴大明,这些工匠便是大明极重要的财富。”

说到这里,朱媺娖顿了顿,才继续道:“至于说资源,可以放在最后去管。

其一,为各地官营的军器局、矿场、铁厂、造船厂,以及一些大的民间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