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试点革新,四权分离!(2 / 4)

事,总是不经意就忘了朱媺娖的非凡之处。

不过沈犹龙并没因为朱媺娖一句话就完全信服。

他道:“监国可知,只在大明各地建立法院一事,每年便将耗去多少银两?

如今清虏尚且占据着北方大片土地,便是伪顺反贼亦未曾尽灭。

即便监国有生财之道,可令大明财政胜过往昔,也非短时间内便能见到成效的吧?

如此,难道不应该将有限的财力先用于驱除清虏、消灭伪顺的军事上吗?”

即便是在竹林老宅那边的郝光明,也不得不承认,沈犹龙这番话说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他和朱媺娖既然决定设立法院,自然也是做过相关考虑的,绝非头脑发热···

“沈侍郎所言不无道理。”朱媺娖先点头肯定了沈犹龙这番话,随即便道:“所以此番设立法院,乃至设立巡警部、交通部下级部门,以及日后组建商业部、宣传部、教育部,都并非立即在大明所有地方推行,而是先择一地试行。

如建立**法院,会先在南直隶试行,待一两年或两三年后,观之确有成效,又培养了一批专司法院之事地能臣干吏,才会逐步向全国推行。

这样一来,相关的财政开销便会缩小很多,是绝不会因之耽误驱除清虏、剿灭伪顺之事的。”

还有一点朱媺娖没说开——即便她想一下子就在全国推行法院制度,也没那么多可用的官吏。

所以这事即便不碍于财政问题,也得一步步来。

毕竟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只会撑死。

下方众大臣听了都不禁颔首,觉得如此就妥当多了。

马士英起身出声道:“监国择一地试行新政,实为老成谋国之举。如此一来,若新政有所不妥之处,便不会损害太多百姓,也可以及时纠正。”

何腾蛟跟着道:“是呀,船小好调头嘛,此实为试行新政之良策!”

便连沈犹龙,在略微思考后也道:“若如此,臣便没有疑问了。”

朱媺娖一笑道:“诸卿别光顾着说,这做会议摘要记录的习惯是要慢慢养成的。

当然,诸卿若是记不了太多,可以只记录与自己职权相关的内容。”

众臣应了声“是”,便都坐下来,提笔记录方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