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还是得打一仗,应天府财政会(2 / 4)

不然怕是还没开打,军队士气就跌完了。

事实上,清国高层虽准备打这一仗,但并无多少信心,所以背地里已分出相当部分人力、物力,准备回关外了···

时间一晃到了昭武元年九月。

连续几日,朱媺娖都在武英殿召开内阁会议,对在应天府推行的新政进行总结。

“启奏陛下,六月至八月应天府的财政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马士英带着笑容道。

朱媺娖其实已提前从马士英这里知道结果了,今日主要是让其他阁臣、部员也知晓,于是含笑道:“马卿便说一说吧。”

马士英道:“财政部目前在应天府征的主要是关税与市税,因只是一府之地,以今年四月、五月为例,应天府关税分别为八千五百两、一万两千三百两有余。

自六月份起在应天府八县推行新政——裁撤各类不合法规之税关,及少数地方私设税关,严厉打击税关官吏贪赃枉法、损公肥私。

又取消此前朝廷所加多项不合理之杂税,同时提高部分货物税率。

经过一番大力整合,应天府各税关风气为之一清,而所征收关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月上升。

在六月份得关税为一万三千两,七月份得关税两万五千两,八月份得关税三万一千九百两!”

说到这里,拿着小本本念着数据资料的马士英带着兴奋之色地道:“依此趋势,九月份应天府关税应该还会继续增长!”

一众阁臣、部员听了都不禁露出惊讶神色。

不论是阁臣,还是各部侍郎,多有任职地方的经历,是了解过地方关税的。因为按照大明规矩,关税只有部分解押给朝廷,还有一部分留给地方使用。

应天府如今虽是大明都城所在,但就大明全国而言,并非排名多么前列交通枢纽,所以关税收入应该不算多的。

这点对比四、五月份的关税就能知道。

历史上,万历年间算是明朝后期财政收入最好的时期,可在万历二十五年,作为有黄河、运河穿府而过,实为水陆交通要地的淮安府,给朝廷带来的关税半年也才两万多两而已。

由此可知应天府如今关税收入之多。

朱媺娖对这个数据也还算满意,虽然三个月的税收还不足十万两,但相较于以往历年的关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