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意外收获(2 / 3)

端庄,比例适度,线条流畅,丰腴华美,通体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它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外壁饰浮雕莲花三组,盏托的形状如豆,上部为翻口盘,刻划双钩仰莲两组,下部为向外撇的圈足,饰浮雕覆莲二组。

这只莲花碗共由七组各种形态的莲花组成,仔细查看,瓷胎呈灰白色,胎质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

再看盏托,托心平整,正中镂有一小圆孔直通器底,孔边刻“项记”二字,这很可能是厂家的标记,或者是窑工的名字,甚至是作者的名字。

唐宋元时期,可没有留款的习惯,能够看到这么两个字,已经足够珍贵。

这只小碗通体施青釉,釉层厚且通体一致,而最奇妙的是,其内的气泡数量,居然不太多。

“没坏!”还一会儿之后,曹庆春才开口道。

“这件瓷器是有两部分组成,哈哈......”

>

李金鲤的心思最是灵动,很快就想通了一些事情。

陈星辰也笑了:“这件盏托的高度不寻常,如果使用x光照射,会出现什么情况?”

“肯定看不出这是一件茶盏,而是看着像是高足杯?这样一来,那断痕的位置,就比较微妙了。”曹庆春也反应了过来。

“工艺实在是太精湛了,这件瓷器上面居然没有多少气泡?这可更加少见!”陈星辰终于开始关心烧制工艺。

一件作品,自然是品相最关键,要是有残,这么漂亮的一件青瓷,就太可惜了。

没有残缺,保存完好,而且是极美品,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制作工艺再达标,那这件瓷器的价值,肯定要突破天际。

至于气泡,这个是肯定没法避免的,因为当时的烧制工艺,根本达不到减少气泡的程度。

而这些气泡,更是鉴定一件瓷器年代的关键,也是一件瓷器老化程度的表现。

陈文哲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落在了这件秘色瓷内部的气泡之上。

原来他做旧,就没有想着做旧到明代以前的时期,因为他知道,很多老化痕迹,并不是凭借简单的做旧,就可以做到的。

当时,他其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还有,制作瓷器,烧制成功,他继承了很多前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