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青瓷之美(3 / 3)

不知道武三肚子里卖的什么药,陈文哲就听着、看着他表演。

不得不说,武三的口才还真是不错。

还有,他的一些描述,还真是对于陈文哲有着一些启发,比如他描述的天青色。

陈文哲有点感慨,最早的青瓷,只不过是人们的一次妙手偶得。

早期,古人尚不能控制瓷之颜色,但是,含铁量较高的瓷土,却在高温的环境中,将原始瓷器不经意的染青。

在那之后,人们沉醉于这不同于原始瓷的绝美色泽,开始有意识的将它凝聚在瓷器之上。

商周时期,中国出现了原始青瓷。

到了西周至战国时期,青瓷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东晋永和七年瓯窑青釉褐色点彩鸡首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十二生肖壶陈文哲做的可不少,青瓷鸡首壶他做的更多,对这个自然很了解。

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各具特色。

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

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到了五代时期,秘色瓷葵口盘在法门寺地宫出土。

隋唐时代,青瓷依然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主力。

此时的青瓷,已经逐渐成为了艺术品。

其中,越窑青瓷更是上品,一度被称为“诸窑之冠”。

听到这里,陈文哲对于武三还真是有点刮目相看。

本来以为他不学无术,没想到他对于青瓷居然这么了解。

要知道刚才众人交流的时候,陈文哲才从古到今梳理了一遍青瓷的历史和制作技术。

也就是说,就算是他,也不过能说出这种水平。

没想到,武三居然也可以做到?

感觉有点不可思议,陈文哲怎么也不可能会相信,武三能跟他相比。

“这小子是做过功课?”很快,陈文哲就明白了,因为武三很快就把话题,重新引入了宋代青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