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这就是个奇迹(2 / 3)

>

陈文哲也不能例外,为了这件汝窑青瓷, 他是真心想要仿制出一批高仿,但是,这可不容易啊!

历代以来,想要仿制的人可不少,但是能够仿制出汝窑瓷那种特色的,还真不多。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虽然元、明、清历代中国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

民国27年到30年(1938-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

原华夏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

>

谷蓝

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

现在陈文哲算是摸到了汝窑的门槛,如果古代烧制汝窑的原材料,他能够找到、配齐,那么高仿汝窑也就成为了可能。

历代以来仿汝窑的人很多,就算是官方仿制的都有不少。

可仿制水平达到乱真级别的,还真没有。

陈文哲要仿制,肯定不可能是做普通仿品,他做就要做乱真级汝窑瓷!

“可以,只不过东西要先留下,就跟上一次一样!”

虽然感觉困难,但是陈文哲还是爽快的答应了。

“那么谈一谈价格?”

武三早有准备,一件汝瓷是什么价格他清楚,至于陈文哲的高仿汝瓷作品是什么价格,那就不好说了。

既然陈文哲想要留下这件东西,那就必然要签订合同,而之前肯定要给这件瓷器定价!

到时候,他要弄不出太好的汝窑瓷,那可就有说到了。

武三他们倒是不担心陈文哲提供不了足够的作品,因为没有汝窑,还有其他仿古瓷呢!

要是陈文哲没有这点价值,他们又为什么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