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绝对的精品(2 / 3)

色泽艳丽泛紫,釉面十分莹润,施釉非常均匀,釉下有密集的小气泡,玻璃质感较强。

洒蓝釉瓷器,胎体较康熙时期更薄一些,釉色和青金色较为类似,釉色十分多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釉面不太匀净。

天蓝釉瓷器, 釉色有深浅之分, 色调较为淡雅,呈色十分稳定。

还有款识,清代雍正时期的蓝釉瓷器,款识方面多为“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楷书款,或者篆书款、阴刻款等。

但是也有部分器物是例外,署款为堂名款“郎吟阁制”。

制作洒蓝釉菊瓣盘,需要注意的也就是调配洒蓝釉,特别是雍正时期的洒蓝釉。

洒蓝釉又称“雪花蓝”,是明宣德时期烧成的一种高温蓝釉。

因蓝釉的色地上有喷洒如水点般的均匀斑点,而称为“洒蓝”。

清雍正时期,施釉方法有所创新,需要先用喷吹法,在瓷坯上吹满星点状青料,然后再上一层透明釉。

这件洒蓝菊瓣盘釉面匀净光洁,祭蓝釉面上密集的白色斑点如漫天飘舞的雪花,精致耐看。

由于人工吹釉技艺,需要长时间经验的积累,故洒蓝釉制品一直十分稀少。

>

不过,这种瓷器虽然做着困难,但是只要做出来了,就是精品。

特别是菊瓣盘造型传统大方,秀丽稳重,如果施釉均匀,釉面匀净细腻,发色幽静,那就是一件绝对的精品。

做完洒蓝釉盘,陈文哲想了一下,干脆又提升了一下难度,他这一次做酱色釉盘。

这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宋代时期北方窑最先烧制成功,明代宣德官窑生产出许多酱釉盘、碗等日常生活用品。

雍正酱釉继承了宣德酱釉的优秀传统,釉面肥厚,色泽乌亮。

十二色菊瓣盘中的酱釉盘釉,要想做得好,肯定要面匀净,还有,光泽度要极强。

只要注意这一点,烧制出来的菊瓣盘就不会有问题。

“老板,接下来再所什么?”

眼看陈文哲又做了不少酱釉瓷,张股有点兴奋。

这一次真正是长见识了,就算此时没有烧制出来,还不知道这些瓷器的最终的发色,但是陈文哲之前的表现在那里放着呢,由不得张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