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卵幕流霞(2 / 3)

算耗费太大精力, 所以他制作的都是碗、盘、碟。

制作的多了点,主要是因为影青之上的纹饰比较多。

而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能联系到一些他不常用的技能。

要知道,“影青”纹饰主要是刻花、划花、印花,还有少量的堆塑花纹。

这些技能陈文哲接触到的很早,使用也很广泛,但是他还真没有特意提升过它们的技能等级。

印花没什么可说的,主要是使用工具刻印。

而其中的刻花和划花,其实也是属于雕刻的一种,如果只是因为雕刻,他还这没必要多加练习。

主要是宋代影青的纹饰种类有点多,所以陈文哲才会有兴趣练习一下。

早期影青器皿多无纹饰,或有少量刻划极为简单的花纹,如蔓草纹、水波纹等。

中期以后,花纹显得繁杂,刻花、印花大量出现。

>

常见的有菊瓣纹、莲瓣纹、石榴花、芙蓉花、萱草纹、云龙纹、龙穿缠枝花、缠枝莲纹、缠枝菊花、缠枝牡丹、风穿牡丹、婴戏牡丹、海浪纹、海浪五鱼纹、水波双鱼纹、莲塘双鱼纹等等。

“影青”的刻花、划花大多数构图简练,给人以雅致之感。

例如海浪纹,仅用梳篦式工具,随意在器皿上划几下,再用尖形工具,在其上划几个随意的弧度,即可出现一幅汹涌澎湃的水波浪图画。

如再添上几条小鱼,那就更有情趣了。

而婴戏牡丹最为精美,一般表现的是两小孩,追逐于牡丹花丛中的图案。

匠人刀法如果娴熟,一般图案就会刻划的流畅有力,会将婴儿天真活泼、烂漫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精品,太过耗费精神,所以也没法多做。

毕竟有些纹饰图案,还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婴戏牡丹图。

做完了影青,肯定要做几只卵幕杯,这个前面提过,是明代万历时期的精品薄胎瓷杯。

景镇薄胎瓷是在北宋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真正创烧,应该是始于明永乐时,成化时已有较高成就。

而比较著名的,则是万历时期的卵幕杯、流霞盏等著名产品。

卵幕杯之前说过,是明代姓吴的昊十九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