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哥窑谜团(2 / 3)

可以写一篇论文的。

毕竟他就要毕业了,就算上的是艺术大学,该有的作业,也需要完成。

之所以挑选哥窑来写论文,主要是里面有一件很有意思的历史谜团。

因为“哥窑”在刚开始发现,形成系统认知,让世人达成共识的时候,被确认是宋代名窑,也就是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都知道哥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最终有人却证实,哥窑应该是南宋龙泉青瓷窑系中,—些技术力量很强的作坊。

他们受官窑工艺的影响,生产出的一种釉面满布碎片纹的青瓷。

所以,被人公认的更加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哥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时代是南宋(存疑),特征是紫口铁足,创始人章生一。

这里面只有一個时代存疑,因为很多历史资料,都证明宋代之时,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都没有哥窑方面的记载。

所以,这种说法也有很多人的认可。

>

因为有很多资料、考古发掘,都说明哥窑,特别是传世哥窑,不是南宋时期生产的,而是南宋灭亡之后的元代生产。

这里面充满了争议和谜团,这也是陈文哲这一次,为什么特别制作一批哥窑的原因。

就因为哥窑器,真的很特别。

哥窑瓷,特别的地方很多,首先是瓷器的釉面满布碎片纹。

这是由于胎体原料受热时膨涨系数,大于釉层的膨涨系数,在瓷器烧成后冷却时,胎体将表面玻璃釉层拉碎,即为百圾碎。

这里就是涉及到收缩比的问题,总归起来还是热胀冷缩。

只不过哥窑釉面的热胀冷缩更加厉害,入窑烧制之后,有膨胀也有收缩。

最后还是因为受热膨胀系数,大于釉层的膨胀系数,导致釉面破碎。

这就是导致瓷器釉面开片的原因,所有开片瓷器,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刚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窑工肯定会以为这一窑瓷器烧毁了。

可是,由于这样制作出来的瓷器,胎釉密合极佳,釉层不剥落,也不划手,除了出现奇特自然的片纹,没有任何有碍使用之感。

最后取出来一看,感觉还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