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藏家的宠儿(3 / 3)

定了基础。

它因唐代鲁山所产的黑底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

唐南卓撰《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

自此确定了,唐代花瓷(鲁山花瓷)的中心地位。

拥有1400年历史的唐代钧瓷,厚润美满,古气盎然,渲染着张力和亢奋,追求与奔放和激荡,被视为中华陶瓷的瑰宝。

这一瓷器品种,最为著名的应该就是花瓷腰鼓!

鲁山花瓷腰鼓存量极少,现故宫博物院有清宫旧藏传世的瓷质腰鼓一件。

这件腰鼓长59厘米、口径22.2厘米,呈长圆筒形、两头粗、中间细。

鼓身凸起棱形线玄纹七道,通体黑釉为地、饰以乳白、蓝色斑块,规则排列分布于全器。

器物粗狂、凝重、豪放、斑块自然缥缈。

因为唐花釉瓷代表了我国北方当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因此鲁山花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时局的动荡,再加上鲁山地形以山区居多,水路运输不畅。

最终,鲁山在唐朝时期,临近都城洛阳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也不复存在,所以一代名瓷——鲁山花瓷,也渐渐被人遗忘。

现在想要恢复古老的鲁山花瓷烧制工艺,难度极高。

因为在唐代之时,花釉瓷器的烧制就比较复杂。

因为不同的釉料,在高温下,会有不同的膨胀系数。

在冷却时,会有不同的收缩系数。

因此,一种釉料覆盖在另一种釉料上,必须要求两者之间热胀冷缩的系数一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所以好的花釉瓷烧制,是比较困难的,就算是陈文哲想要仿烧,也需要好好研究一下。